
(從很久以前,就很喜歡看災難片,可能是從《彗星撞地球》和《世界末日》開始吧,但我更喜歡的是自然災難片。)
(這次要談的電影是《凍結》,或者翻譯為《冰峰36小時》,這部低成本的電影卻讓人刮目相看。)
(順便談一點點我隔了很久才看的《127小時》,詹姆斯法蘭柯終於能夠離開《蜘蛛人》系列的角色了。)
(從很久以前,就很喜歡看災難片,可能是從《彗星撞地球》和《世界末日》開始吧,但我更喜歡的是自然災難片。)
(這次要談的電影是《凍結》,或者翻譯為《冰峰36小時》,這部低成本的電影卻讓人刮目相看。)
(順便談一點點我隔了很久才看的《127小時》,詹姆斯法蘭柯終於能夠離開《蜘蛛人》系列的角色了。)
(其實我不喜歡看國片,包括中、港、台三地的「國片」,尤其是「都會愛情喜劇」、「青年愛情喜劇」和同性戀題材。)
(但是當我看到《讓子彈飛》時,卻被那隱喻、幽默、荒謬的現代性和拍攝手法給折服了。)
(由此為契機,回頭去看姜文演出或導演的幾部電影,都相當的有趣,甚至還隱藏著很深的政治意涵。)
(《德州棄屍現場》(台灣翻譯為《德州殺戮戰場》),可見台灣的翻譯又是在欺騙觀眾來消費了。)
(本片是由演出《阿凡達》男主角的Sam Worthington演出,不過我一直覺得他的演技好像少了些什麼。)
(因為是由真實的事件改編,所以雖然導演刻意要把步調放慢,從頭到尾還是在緊張的氣氛之中。)
(我開始後悔,當初在Catchplay工作的時候,不斷推薦每個人《永生樹》有多好看,很少人能體悟。)
(一開始,我思考的是「自然」,然後才突然出現「上帝」,不論是這兩者的哪一取向,都是隱喻。)
(原本這一篇題目想的是「生命」,也想過用「tree」,不過都很難表現意涵,「永生」雖不完整,但較貼近。)
(你不得不佩服,有些演員、明星天生就帶有吸引人的特質,而且隨著年紀增長,更為迷人,這是布萊德彼特。)
(我最喜歡的運動莫過於籃球和棒球,所以對棒球的電影當然很有興趣,印象最深的是《心靈投手》。)
(還記得前幾年,只要到了長假就會去河堤邊打棒球,還有那在大學系壘練球的日子,艷陽高照。)
(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翻拍成電影的片名為《My back pages》,中文是《革命青春》。)
(川本三郎的記者角色由妻夫木聰飾演,電影用的是「澤田」,任職的報社也改成東都週刊。)
(在電影中令一個要角是扮演K的松山研一,電影用「梅山」,很懷念他在《挪威的森林》的演出。)
(這部雖然已經是新海誠導演的第三部作品,但對我而言卻是最近才接觸到的作品,第一、二部則沒看過。)
(說到《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與《秒速五公分》兩著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世界觀的差別。)
(充滿著夢想、牽絆著「約束」(在日文漢字中為「約定」之意)的《雲之彼端》,對我而言也是相當精彩。)
(總是以為可以接近的距離,距離卻使得我們更加的遙遠,如果有無法到達的地方,那究竟是哪裡?)
(原本以為我寫過關於新海誠的評論,沒想到我連提都沒有提過。對於新海誠導演,我深深喜愛他的作品。)
(其中,我還是最喜歡第一次接觸到的《秒速五公分》,雖然故事中深沉的悲哀,猶如宿命般的存在。)
(這次要談的是一部迷你電影,《The Pacific》,直譯為《太平洋戰爭》,由湯姆.漢克斯和名導史蒂芬監製。)
(但其實,前陣子都在看關於戰爭的電影以及書籍,包括《世界異戰》、《廣島末班列車》等,發人深省。)
(不過影響我最深的,應該是《鍋蓋頭》中,對現代戰爭的詮釋,書的話應該就是《西線無戰事》。)
(以舉世知名的作品而言,《挪威的森林》這部電影是製作給已閱讀過原著的讀者,所給予的觀點詮釋。)
(不論是飾演「我」的松山研一、永澤的玉山鐵二還是飾演綠的新人水原希子,都是令人相當喜愛的選角。)
(從《東尼瀧谷》到《挪威的森林》,村上作品的映畫化,作者本人雖不甚歡迎,但卻提供讀者另一種心境。)
(看完《Social Network》,我在Facebook留下這樣的註解:「有時候天分與社交並不成正比」。)
(但是沒說完的,是有時候成就與理想不能被擺在同一個天秤上衡量,「背叛朋友」這種詞只能說是噱頭。)
(我喜歡飾演Facebook創辦人馬克的Jesse Eisenberg,雖然每個人對他的指控歷歷,他卻最少臺詞。)
(《隔離島 Shutter Island》,充滿著文學性的象徵手法,結局你是不是能夠理解呢?無雷。)
(陽明山的花季前一天才去的結果是櫻花都長出枝芽了,原本還想說要當作去京都的行前預習。)
(不過還是採了海芋,很久沒有去陽明山。三月三十一號趕快來,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這一篇來盡我最後的職責來介紹一下電影,這是《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這是《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兩部到今年第九天為止我最推薦的兩部電影。)
(忘了說,二0一0年新年快樂。別再給自己在新年定目標了,上帝不會因為這樣而慷慨的。去做吧。)
(《胡士托風波》從整體而言太過於冗長,有些笑點也要對美國一九六0年代有所瞭解才能懂,但我喜歡。)
(原本要寫有關大江健三郎簽書會的事情、作品的事情,可是一耽擱之後又不知道該怎麼寫才好了。靈感阿。)
(《上五樓的快活》有好多好聽的歌,〈多少〉、〈心的距離〉、〈給你〉等等,而我最愛是〈床頭燈〉。)
(片中交代了變形金剛與人類發展的歷史,讓變形金剛的角色變化更多樣,還增添埃及冒險考古色彩。)
(「2009 JULY 3rd in ÒSAKA for 4 Days Left。」,照片來自http://www.wretch.cc/album/natsu039)
(那天和于川哥去店裡吃漢堡,只因為川哥一句我想喝Root Beer所以我們就衝了,剛好沒有上班。)
(其實預告、標語都說錯了,這並不是為了愛人、親人與名譽作一搏的熱血故事,而是為了生命熱情的最後一搏。)
(今年是海綿寶寶的十歲生日,所以聽說出了很多紀念商品之類的,請要欲購的民眾,到派大星那裡登記,謝謝。)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連旋轉木馬也不敢坐。文章照例,前面是電影評論,後面的壓軸是兒童樂園一日遊。)
(聽BO說在對岸,《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的翻譯片名是《革命之路》,又不是要文革。)
(海綿的臉真是落寞呀。每次拿出海綿零錢包,朋友都說跟我GUCCI皮夾落差太大了。所以我都好好藏起來。)
(新的PORTER包包,原本不想花這個錢買的,但還是,看看最後吧。文章的進度好慢,要開學了。)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請問總統先生》、《沒問題先生》以及《崖上的波妞》的一點感想。)
(什麼都要說「YES!」,其實是很難的一種挑戰,但能有好的結果我願意嘗試看看。新春開工了。)
(過年前被一對情侶搞得很不愉快,請大家選擇伴侶要找有點安全感的,不是只長得安全,那麼看文吧。)
(因為某些因緣際會,所以這一部《威爾史密斯‧七生有幸》(SEVEN POUNDS)已經看完很久,心得在第二段。)
(甚麼時候開始,都要來一張這種食物圖片,餓透了。「吃宵夜有助於肥胖,胖胖基金會關心您。」,豆干和披薩意外搭。)
(剪了頭毛,這一篇是血液、飯局的雜記還有《七生有幸》的電影感想,沒有雷文,請安心使用。)
(關於鈕承澤昨品《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這部電影,隔了快要一年才看完,感想是還不錯,結局有點弱。)
(聲明:本文討論到的同性戀議題,只針對國片中的同性戀題材,並未對現實同性戀含有歧視,如覺得不舒服請轉台。)
(那麼,這是對國片有一點點感想的心得,應該不會太嚴肅吧。好啦,我在寫怪談Ⅲ了。不是怪談就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