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談的是一部迷你電影,《The Pacific》,直譯為《太平洋戰爭》,由湯姆.漢克斯和名導史蒂芬監製。)


(但其實,前陣子都在看關於戰爭的電影以及書籍,包括《世界異戰》、《廣島末班列車》等,發人深省。)


(不過影響我最深的,應該是《鍋蓋頭》中,對現代戰爭的詮釋,書的話應該就是《西線無戰事》。)



在很久之前-可能是國中的時候,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就被我翻過一遍了,只是翻譯翻的很差,
所以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劇情不知道在說什麼。然後前陣子又拿出來重看,發現講的不是戰爭.而是人性。
正好,上個禮拜,偶然的得到《The Pacific》的影片,所以就花了三天,把十集一下子全部看完,
從參與戰爭的驚心動魄到對這一切感到厭倦,從影片中能夠深深體會到這樣的情感,儘管是類紀錄片。
湯姆.漢克斯(Tom Hanks)搭任每集一開始的旁白,加上二戰老兵的親口述說,使得戰事更加真實,
從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參與二戰的太平洋戰事,到沖繩之戰為止,這幾場戰役的慘烈程度,
恐怕可以比擬歐洲戰場和廣島核爆的情況,特別是貝里琉島的戰爭,美軍犧牲極大,卻對後來的戰略毫無幫助,
然後是在沖繩島上的戰事,牽連進無辜的人民時,不僅死去的是士兵,更是一般無辜被利用的民眾,
直到最後一幕,嬰兒的哭聲似乎震響了作為後期主人公這位士兵的心,但這就是戰爭,而戰爭總是殘酷。


回歸到最原本的思考,戰爭到最後,其實已經不知道是為何而戰了。







說實話,從描述廣島原爆的《廣島末班列車》,到《太平洋戰爭》,這裡一直讓人思考的,其實是人的本性。
從古至今,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都在製造戰爭,中國的改朝換代,可以因為一句話殺死一個臣子;
西方可以因為一個女人發動戰爭、因為宗教理念不同發生戰爭,說起來都是一樣的,我們內心有這種「爭」的因子。
我會說「爭」而不是「鬥」,是因為一開始的緣由,都是來自於微小的細節,但只要戰爭拖了長時間,
犧牲了無數的、珍貴的、寶貴的東西之後,「爭」之心漸漸的下沉,我們所換來的又是對戰爭的茫然。
戰爭不是「鬥」,或許一開始比的是工具技術的優良與否,但到最後,其實比的是誰更想要去「爭」。
而這種要爭一席之地、要爭一口氣、要爭一個道理,運用慘忍的手法相互傷害,結果往往導致更慘痛的付出,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我們的殘忍本性,常常忘記我們自己是誰。





(史蒂芬.金的《勿忘我》,提到的則是越戰。)

回到影片上來說,細緻的畫面、人心的描摹和戰爭的慘烈,導演都相當充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可惜的是,這仍然只是片面的西方對東方的看法,劇中描述日軍,總是無所畏懼的赴死、
不擇手段也要拉著一、兩個敵人一起陪葬,然後利用島上居民,進行突襲攻擊等等,這一方面,
我認為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就完全不如柯林伊斯威特,能夠拍出兩種觀點的硫磺島。
而且影片仍有些在描述英雄主義的過程,關於這一點仍無法擺脫美國觀點,有一點可惜,但仍算經典。
這麼說來,《世界異戰(洛杉磯之戰)》就完全是看陸戰隊的同袍情誼了,雖然評價觀感不一,


不過偶爾讓自己「爭」的因子發洩一下,而且是跟虛構的外星人戰爭,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