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著倒反的順序來吧!首先是我認為的遺珠之憾,基於個人興趣買的兩本文庫本──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還有出於興趣買的,是在TSUTAYA買的三張唱片,高橋優的一張單曲、一張專輯和新垣結衣的專輯。)
(那麼,從這裡開始,有點意猶未盡地繼續說,京都。就忍痛的選出前五名值得買的東西吧。僅供參考。)
(照著倒反的順序來吧!首先是我認為的遺珠之憾,基於個人興趣買的兩本文庫本──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還有出於興趣買的,是在TSUTAYA買的三張唱片,高橋優的一張單曲、一張專輯和新垣結衣的專輯。)
(那麼,從這裡開始,有點意猶未盡地繼續說,京都。就忍痛的選出前五名值得買的東西吧。僅供參考。)
(如果有那麼一個地方,跟你所想像的是那麼相似。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家鄉,廣義性的家鄉。)
(回首十天以來,有很多的回憶不是這幾萬字可以說明和表現,我們走過的路、我們遇見的人、我們看過的景。)
(有一天,不是那麼遙遠的某一天,當京都迎接了冬日、再次離開冬天的酷寒之時,我可能會再次回到這裡。)
(騎著自行車回到家,又用了一個小時,確認昨晚收拾的行李,盡量把禮物和紀念品塞到行李箱中,再度成為遊子。)
(這種景象可能在高鐵月台才會看到,我喜歡在月台上,看見等候列車進站的清潔人員,那種專業的表情。)
(說實在,拖著行李走在前往月台的路上,好幾次都覺得,會不會沒辦法上的了飛機阿?)
(獨自走在「涉成園」廣大的庭園內,放眼望去,就好像獨自擁有著整片風景一般,讓人不禁想喝一口熱茶。)
(進入「涉成園」,一般來說是不需要門票的,一般來說。不過,門口總會有一個「捐獻阿姨」跟警衛給你壓力。)
(不說還不知道,涉成園的名稱由來,竟跟陶淵明有很大的關係,是來自「園日涉以成趣」一句,選自〈歸去來辭〉。)
(彷彿是鏡面一般,東、西本願寺就像是雙胞胎一樣,只是一個總望向右邊、一個只望向左邊。)
(不過西本願寺的銀杏樹,真的相當宏偉,一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夫妻要我幫忙拍照,喀擦喀擦。)
(隨著秋末的時序進行,十二月九日的京都街頭,也逐漸染上了冬季的味道,而京都塔依然聳立。)
(因為有鐵路經過的原因,所以梅小路公園可是以「蒸汽火車館」作為號召的,偶爾不時會傳來汽笛的聲音。)
(日本的公園真是不得了,佔地廣闊就算了,生態林可不是敷衍的弄一個生態池打發過去,而是真的如森林般。)
(最讓我驚訝的,莫過於這個「綠之館」,光看名稱就知道,這是強調環保和自然的建築,真的嘆為觀止。)
(東寺的五重塔被稱為京都的標誌,只要搭HARUKA從關西機場到京都,看到五重塔就知道,京都到了。)
(除了五重塔外,東寺內還有許多的佛像,各式各樣表情的佛像,讓我很虔誠的祝禱,只是沒有丟香油錢。)
(楓葉說是紅的,其實也有很多種的變化,綠中帶紅,紅的有些淺、或深,帶著點光影的顏色和寺廟的味道。)
(這是最後的早餐,所以特地早起花了一點時間做,沒有什麼訣竅、沒有什麼材料,但是色、香、味俱全。)
(在京都騎自行車,這應該算是很特別的體驗吧,不過因為這天的風很大,我真的快要被凍死了。)
(在等紅燈的時候、在公園的時候,每個人見到面都會親切的招呼,而我也點頭回禮,歐嗨唷!最後一天。)
(這一篇原本的標題是:來自台北的男孩,不過太矯情了,所以就改成上、下的設計。一樣,有短文的後半段。)
(在星巴克,我最喜歡的就是鮮奶油了。想不到讓我最感貼心的,是在首爾星巴克喝到的滿滿鮮奶油。)
(在四条河原町的人潮之中,當我看見女孩時,妳們不會知道,當下我有多麼訝異,緣分就是這樣。)
(錦市場,被稱為京都的廚房,像是各地都會有的傳統市場一般,叫賣聲、塑膠袋摩擦的聲響和話語此起彼落著。)
(天滿宮,就位於錦市場的「起點」(「終點」?),所以相當然,是很重要祈求財運的神社,相當的華麗。)
(沒想到,我們吃到最好吃的章魚燒,不是在大阪,而是在錦市場,不愧是京都的廚房,好吃喔。)
(在出發的一個月前,其實我就在網路上訂好了參觀御苑的時間和人數,但很不巧的,我們坐到繞過頭的巴士。)
(京都御所的面積真的相當廣闊,在步行的途中,我們看到了一間頗具國粹特色的咖啡店,非常有趣。)
(京都御所周邊,交通量相當的豐沛,一旁有KBS電視台等機構,最吸引我的還是紅磚牆的教堂。)
(跟她的第一次見面,是在龍安寺緣廊的階段上,原本專注思考庭園意義的自己,突然被強烈吸引而去。)
(第二次遇見她,她正蹲在龍安寺的庭院道上,一臉認真的拍攝飄落整地的楓葉,然後我對她說了話。)
(第三次的見面,我想留到後面的某一篇說,比較符合順序的進程,在傍晚吃過晚飯後,我寫了一段短文。)
(女孩獨自拿著導覽手冊,就在我靜靜觀看這片庭園的時候,出現在我的背後,然後坐在我旁邊不遠的位置。)
(進到龍安寺裡頭,是要脫鞋的,不過不需要跟東本願寺一樣,提著鞋子到處跑,是有專屬鞋櫃可以放。)
(關於龍安寺,如果相信旅遊手冊所寫,只有庭園可看的推薦,那麼就會錯過其他美好的事物。)
(從京都塔開始,膩了嗎?膩了吧?可是我都百看不厭。沒關係,那看看女學生吧,這個角度真的很危險。)
(第九天的行程,事實上已經進入尾聲,這麼多天(此日12月8號)以來,只有這天讓人印象深刻。)
(說到龍安寺,一定又會有人無聊的說什麼「龍山寺」,雖然我常常說錯,但是不可以,龍安寺就是龍安寺。)
(走在離開宇治上神社的道路上,我們默默闖進別人家拍了哆啦A夢,看到剛放學的國小孩童。)
(宇治作為抹茶的故鄉,街道上的販賣機,除了茶以外一概都不陳設,可口可樂在這邊也會被打槍。)
(下次回來的話,一定還是會把宇治列入必來的地方,溫暖的時候也好、寒冷的時候也好,這是第八天。)
(「宇治上神社」,應該是宇治最知名的神社。雖然有上就應該有下,但很抱歉,沒有「宇治下神社」噢。)
(雖然沒有「宇治下神社」,但在往「宇治上神社」的道路向上爬時,會先經過小小的「宇治神社」。)
(日本各地都有泉水的傳說,森見在《宵山萬花筒》中提到天狗水,這裡的水當然沒有那麼厲害,只是很甘甜。)
(傍山而建的許多神社,就佇立在宇治川邊,有需要拾級而上的興聖寺,有慢慢踱步而上的宇治上神社。
這是在興聖寺中,被貼著的仲 里伊紗的海報。)
(興聖寺的斜坡,真的就有如傳聞中的「斜坡」一樣,又斜、又直,彷彿直到山頂端都沒有盡頭。)
(在湍急的河水交會道之中,冒出的石頭上,佇立著一隻細長的鳥,雖然不知道名字,但那細長的姿態充滿著美感。)
(宇治就像是京都的縮小版,如果到大阪,就算不去看看京都,也要經過宇治,走在青石板街道,我這樣想。)
(就像是古時候的畫舫、淡水的藍色公路一樣,宇治川也有遊川船,那天上課才跟學生解釋過,什麼是畫舫。)
(度過橋的另一端,到達宇治公園,也可以不經過宇治公園,到對岸去,目的是宇治上神社,這是中途。)
(鳳翔館內是禁止拍照的,現代感的設計、陰暗的迴廊,令人聯想到高科技的未來研究室。)
(仔細看,日幣十元背後的圖案,就是鳳凰堂。然後再看一萬元紙鈔的後頭,鳳凰就是屋頂上的銅鳳凰。)
(平等院的故事就像是《源氏物語》一般,擁有許多的想像空間和可以延伸的部分,這是我所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