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微風吹拂而起波紋之海,忽然發現能夠前往許多地方,順海流而上就是名古屋、東京,逆行就是九州。)
(當海獺一躍進入水中,跟體型不太符合的游泳速度,快速來回於眼前,輕易就被那優美自然的姿勢給吸引。)
(在人魚之海看見儒艮時,想起馬來半島千年前就把儒艮稱為「海洋之女」,據說會幫助迷失海上的航行者。)
「除了麵包以外,我們什麼也不搶。」妻子向櫃檯小姐說明。
她以複雜的姿勢動了一下頭,既像是點頭,又像是在搖頭。
大概是兩個動作同時在進行吧。
我覺得自己多少能夠體會她的心情。
──村上春樹.《麵包店再襲擊》
特別展示室昏暗的燈光,探照深海的長腳蟹、布偶似的海星,還有青蛙的鳴叫,讓適才亢奮的心情平靜下來,
就在海獅的游泳池旁,特別展示室以實驗室的姿態開放,展出的內容皆是海洋或河川裡生存的不可思議生物。
順著階梯,緊接著是神話性濃厚的人魚之海,有著敦厚良善面容的儒艮,正在緩緩咀嚼著漂浮於水面的綠葉,
看見儒艮浮出水面,不自覺就想起美人魚的傳說,在航海時代的海面被霧氣籠罩時,那船員望見的女子容貌,
自古以來在東南亞、帛琉一帶,就常把儒艮看作是少女的化身,馬來西亞的洞穴內更有記載儒艮為海洋之女,
在岩井俊二的《華萊士人魚》裡,作者把人魚設定是演化史的分支,但是像神話中看作少女的轉生更浪漫吧。
當然,儒艮沒有絲毫女性的樣貌,唯有尾鰭的部分形似魚類的分叉,倒是慢條斯理的姿態頗有撫慰人心作用。
看過傳說般的人魚──儒艮,兩人又查看起時刻表,得知棲息於極地之海展室的海獺正準備展開餵食的表演。
想起數小時前,在晨間新聞的專題報導裡,探究關於日本的水族館中,海獺的數量為何正在逐年減少的問題。
根據調查,主要的原因是美國開始限制海獺輸出,對個性有點彆扭的海獺來說,繁衍上的困難同樣使人頭痛,
為促進海獺繁衍,各地的水族館採取互相交流的對策,選擇海獺配對的異性,但是目前的成效來看不太顯著,
報導中,統計起日本國內的海獺數量,那數量真是岌岌可危的狀態,這時發現,鳥羽的水族館竟然赫然在列,
看著畫面中悠然自得的海獺身影,雙手抱住扇貝浮沉水面的海獺姿態,忽然之間很想去看海獺、想親眼看見。
就算友人沒有說要去水族館,自己在觀看新聞的當下,應該也會想要前往鳥羽水族館吧?這就是旅行的偶然。
反正,無論如何水族館本來就在計劃之內,而且兩個人現在就站立玻璃窗前,看著迅速穿梭於海水中的海獺。
海獺有著松鼠般的面容,而且還是個仰式高手,當有需要穿梭於水中之時,速度就連相機的快門都難以追上。
當穿著防寒衣、拿著飼料桶的飼育員進來時,海獺用極快速度來到水面、匍匐上岸,似乎等不及要飽餐一頓,
站立起來的海獺約有孩童的高度,寬厚的腳掌上有蹼,飼育員用手掌輕拍海獺的口鼻打招呼,並在耳邊細語,
飼育員與海獺之間,究竟在說些什麼呢?雙方感覺就像是戀人一樣,兩人有互相理解的語言以及姿體的動作。
說話停止時,海獺開始做起一些簡單的動作,揮手、點頭,然後飼育員拿出放在桶裡的貝類,拋擲到冷水面,
海獺用極快的速度俯衝進水中,圓形的手掌準確地抓住扇貝,然後又浮到水面,海獺會先把食物放到肚子上,
接著才用前掌把肉的部份拉出食用,就像是一邊仰躺著海面,一邊享用著午餐的悠閒時光般,動作流暢自然。
而海獺的午間運動,則是飼育員會把貝類的肉丟擲到透明玻璃牆的高處,讓以游泳加速的海獺躍起取下食物,
想不到,海獺的泳速很快,就連跳躍的高度都同樣驚人,儘管有著無邪的臉孔,海獺卻有著發達的運動能力。
雖然,海獺對貝類很有一手,可是卻不太會清理多餘的外殼,這就要靠飼育員用寬闊的網子在水底打撈廚餘。
在極地之海,除受到歡迎的海獺以外,還有黑白雙色的花斑喙頭海豚,簡直就像是會游泳的馬來貘一樣新奇,
另一側的生物,則是同樣生長於極地的貝加爾海豹,圓滾滾的身體加上尾鰭,怎麼看都像是火力十足的炸彈,
不知道是不是棲息地的緣故,適應極地的水中生物,在水中移動的速度都相當快速,而且毛皮都有豐富油脂。
接著,相繼觀賞到巨型的水豚、透明的水母、抬頭的橫帶園鰻,到紀念禮品店,這才想起出發後什麼也沒吃,
於是,兩個人走進園內附設的餐廳,可能是已過用餐時間,座席僅有落單的幾名客人,櫃檯前的走道很冷清,
雖然餐廳的醬油炒麵與咖哩飯的味道都很平淡,但是能擁有港口與海岸的座位,飯後再來個抹茶口味冰淇淋,
就是一頓遲來的愜意午餐。用餐的時候,不經意又想起水獺與飼育員的互動,然後不免覺得感到些許的孤單。
鳥羽水族館──
聯絡地址:三重県鳥羽市鳥羽3-3-6
連絡電話:0599-25-2555
營業時間:9:00~17:00
參觀費用:大人2500日圓、中學生以下1250日圓(三歲以下630日圓)
官方網站:http://www.aquarium.co.jp/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