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不論小說、散文還是工具書,這都不是電子書或者電影可以取代的。)


(這次書展,意外的買了一本工具書──《關鍵詞200》,總覺得教學時好像可以用得到。)


(到現在,還是很多人說,我的外表跟我的文字差距太大,我不知道文青該有什麼臉龐、什麼姿態,
 但是,遇到不爽的事情我就是會大聲罵髒話、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我就是想嗆聲,如此而已。)


「聽好了,我光是顧好自己的生活就很吃力了,對政治一點興趣也沒有。」
「我說啊,你要是繼續這麼漠不關心,總有一天會被洪水吞沒的,明白嗎?
 好好盯住政治人物,要不然明天連歌都沒得唱了。」──伊坂幸太郎.《蚱蜢》


我認為,閱讀是很孤獨的一種行為。在閱讀的當下,我們只能讓自我與書本產生對話、交流,
旁人只能在旁等候,等候你跟他分享讀後的心得、或者對作者的看法,但那已經是「讀後」了,
每個人對文字、人物、情節的感受都不盡相同,任何一點微小的細節都會影響到人對一部書的評價。
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在闡述一部作品的特色或感想時,最怕的一件事,就是他人的感受完全是相反的。
這種感覺,就像馬拉松或長跑一樣,當下沒有人可以跟你分享跑步時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段距離,
你只能在跑完結束後,告訴他人你的身體有多麼疲憊、你的內心有多麼努力。但是,有時候觀者很難理解。


相較之下,馬拉松還可以加油,反觀閱讀這種行為,怎麼樣也不適合加油吧?



(在奈良。)


或許在潛意識裡、或許在我沒注意的年月裡,內心一直在塑造刻劃另一個非屬現實的虛構世界,
那是一個屬於將連綴的敘述文字,經過想像,轉化而成的構成體,是一種自成體系的封閉世界,
而進入那另一個世界的方法,就是透過書中的文字,在情節行進之中,轉換這虛擬世界的舞台。
或許,這虛擬世界的存在,是為了逃避現實世界帶給我們的無力感、帶給我們的沮喪感而產生的。
書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建構一個世界而已,有時候它帶給我們一些真理、有時候它闡述一些謊言,
最重要的是,它帶離我們暫時脫離苦痛的現實,至少讓我們在進入更深一層的現實時,能夠稍微喘息。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對於書我有著更深一層的感情,在車行、等候、睡前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直到現在為止,我不斷追逐著句讀、追逐著情節,有時候要繞過作者的陷阱、有時候要挑出版社的錯字,
在椅子上、在床鋪上、在捷運上,解讀一本又一本的脈絡、翻閱一頁又一頁、一夜又一夜的時光。


就這樣,我成了一個真正的書蠹。





不過,連續參與第九年的台北國際書展,這一次讓我感受最為平淡,好像沒有顯現出該有的特色。
或許,是因為這次沒有跟往年愛好桌遊的朋友們一同參加;或許,是因為網路書店總在壓低折扣。
意外的是,在聯經、時報和商周這三家出版社,我還是買得相當的盡興,雖然真的沒有便宜多少,
可是,只要看到擺在架上、露出封面的書籍,或是某位作者的作品,就會忍不住想要拿起來翻閱,
好像內心中的那座虛擬世界突然啟動了一般,瞬間跟現實世界交錯而過,讓我忘了浸在人潮的疲憊。
只有在這種時候,持續的站立才會變得溫柔、持續的推擠才會如撫摸,因為那就是一種逃避。
最後,這次的書展收穫豐盛,除了固有的乙一小說作品,還有湊佳苗的小說《境遇》,加上一本工具書,
除此之外,最讓我感到開心的是,買了奈良美智的作品集,以及剛看完的村上續篇《村上收音機3》,
這次,是跟獅子有關的隨筆,感覺上好像頗有趣的,寫隨筆的村上春樹,完全異於寫小說時的村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