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只要來到平安神宮我都會選擇早上能看得見日光的天氣,總覺得神宮內的寧靜是獨有的。)


(在美術館附近的小公園內,鋪滿了銀杏的地毯,我們在溫暖的秋日陽光中拍照玩樂,然後享受寧靜的早晨。)


(彷彿是在熱潮之中失去楓葉而被冷落的寂寥,但神宮卻維持其應有的姿態靜靜的佇立著千年。啊,有桔子(吉)。)


「意識到一日之初升起的耀眼光圈時,突然耳中就響起帆布鞋膠底落在白色碎石上摩擦的聲音。
 正確來說,應該是淺白色的小碎石子。那種兩者之間磨擦的聲音很特別,
 與海灘的細沙相比來說要堅實的多、聲音也很厚實,更不會像河道旁的鵝卵石那般不近人情,
 行走的帆布鞋與那淺白色小碎石子兩者之間所產生的「唰唰」聲響,聽起來總是格外的清爽。」


時序終於來到十二月一日的第二日早晨,標題用去年所寫的長篇小說第一段,而轉眼間此年亦將成為過往,
事實上,如同上面所述說的,「不知道為什麼,平安神宮就是非早晨來不可。」這是個人小小的堅持,
平安神宮的遊客總是不如清水寺那般盛況,唯一一次,是在今年四月初的時候,進神苑賞花的遊客,
有讓我感覺到,「神宮畢竟還是觀光勝地阿」,這樣的感覺。不過沒有楓葉的秋日早晨,神宮又恢復了寧靜,
但是正好又讓我們看到祭祀,這時候合掌膜拜,感覺想法似乎更容易到達天上,那樣內心聲音變得清晰。







雖然搭乘京都巴士一百號,很容易就能夠到達清水寺、銀閣寺以及平安神宮這些熱門的觀光地點,
但是想起四月,搭乘地鐵走上一段路,似乎亦有不同的感觸,經過的店家、門戶都古老得令人懷念。
喜歡粉紅色的神宮、天藍色的神宮,若說平安神宮在我喜愛的京都裡,能排進前三名一定是沒問題的,
雖然每次都無法正確的說出喜歡的緣由,但是喜歡的時候內心就會感到高興這也是無可避免的,
若是可以的話,我只能建議去體會那空曠的白沙地、朱紅色的鳥居、正殿,還有偶爾不可或缺的寧靜。


(翻了翻四月的相片,才想起那時候正下著春初的毛毛細雨,讓街道都變得晶瑩剔透的程度。)




(喜歡染上粉色的平安神宮、喜歡染上釉綠的平安神宮,當然更喜歡秋日晴空下的平安神宮。)

這麼說來,這次到平安神宮有很重要的任務。說是任務,也不過是從蒐集御守轉化而來的一種蒐集癖好-





那就是御朱印的蒐集。

原本想說放到最後一起說明,不過既然是從平安神宮開始的,那我就稍微說明一下這個朱印,
從之前對「御朱印」的疑惑,到這次出發前,搞懂「御朱印」的意義,就成為這次參拜很重要的目的。
說的簡單一點,「御朱印」很像是在蒐集觀光地區的紀念印章,比較不一樣的是,在寺廟或神社的「御朱印」,
除了蓋章之外,還會有神官或和尚幫你用毛筆寫上的字句,字句是寺名或神社名稱、「奉納」(因為要付錢),
還有參拜的日期。當然,那費用比起御守便宜許多,是公定價三百日圓,不過在蒐集之前,還需一本朱印帳,
就是專門蒐集朱印的冊子,像平安神宮的就是上面照片所顯示的,約一千五百日圓,依神社不同價錢亦不同,
後來在奈良的春日大社,我又買了一本,除了當天忘記帶朱印帳外,春日大社的朱印帳顏色相當漂亮,
費用就比較便宜,好像是一千二百日圓,不過比較到最後,發現還是平安神宮得最為精美,還有書套呢。
解釋起來,又變得瑣碎,總而言之是類似這樣的活動,這次十天總共蒐集了二、三十間的「御朱印」吧,
晚一點,應該要把這些集合起來好好講解背後的故事,每一個「御朱印」的來歷看似相同,心情卻有微妙的變化。
因為畢竟是人寫的,所以字跡不一定會相同,還有休息時間的替代方案等等,真是相當有趣阿。


(平安神宮的「御朱印」,右邊開始是「奉拜」、中間是「平安神宮」和朱印,最旁邊則是當天的日期。)


(春日大社的朱印帳,是藍綠色,相當吸引我的目光。不過後來看到還是有人沒買朱印帳,不知是否很彈性。)





最後,這次在平安神宮注意到很特別的「樹」,被竹編的建築所圍建起來的樹,走近一看,才發現是桔子樹,
雖然寫著「右近之橘」,但是也不知道正確的意義,而且右近為什麼要這麼小氣呢?橘子都結實累累了。
或許要查一下古今和歌集,畢竟只熟悉《源氏物語》是不行的。那麼,期待平安神宮的不同面貌。





arrow
arrow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