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思考著人的背部為何會有如此堅毅的線條存在著,
那是不太平整的脊椎骨所存在的部份,
它支撐起整個身體所需要之力量並且延續神經的敏感。
我經常看著人們的背部而著迷,
人的背部線條因為各種原因而呈現出不同的可能性,
通常刻苦責任感強的人背部的線條就會很明顯,
沉默寡言的人們陰影看起很深,他們的脊椎骨突起明顯,
因為總是弓著背的緣故。這通常代表人的心理反應到生理上,
或許很不明顯不過卻是能直接了解這個人最好的角度。
當我觀察人們的背部到某種程度的時候我卻突然明瞭,
人很少會去注意到自己的後面是什麼樣的景象,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不斷的往前看,面對太陽影子永遠在後方,
卻時常因為太過的執著而忽略了最小細微的情感。
我們在等待相對期待的未來同時,
若只是一昧往前而不學習過去的人生經歷會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
當然若只是停留在過去這樣生命也只會停滯不前,
回憶對我來說應該是獲得人生經驗的圖書館,
不需要閱覽證只要我們有需要就可以隨時調閱。這就是時間的影響。
我們學習古人過去的歷史言行而能知道「前車之鑑」的成語,
不過為什麼有時候人們還是不斷犯著前人犯過的錯?
那只是因為人們太相信「人定勝天」、「我是不一樣」的迷思。
其實許多人生活在這世界上,每個人當然都是特別的唯一的,
但是也沒有說世界少了你就不能運轉的,
我不太喜歡把自己放大的人們的背部,因為那裡空虛無一物。
有沒有試過倒著走路的經驗,或是跑步。
是不是因為害怕跌倒或是碰到障礙物而動作會變得慢一些,
甚至還會不時偷望自己的後面會遇到什麼樣的轉折。
在某種實質意義上來說,背對著世界會看到剛升起的淨白色月亮,
你有多久沒看著自己的影子和他有所接觸,
那裡面所深藏的能量就像是不可思議的死海濃鹽份。
我對今天兩個人講的話很相信,不論是過去的我,現在的我。
民間文學老師說一年級的我非常的不可一世、自以為是,
不過升上二年級後就沉穩很多、比較會去想關於任何事。
對現在的我來說去年的我就像是十年前的影子般,
我知道他在那裡而且或許還活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那是我無力改變的事實,
說來好笑,老師說她知道我是有東西有才能的,一年級的我卻恃才傲物,
但是諷刺的是,我卻沒在一年級的時候寫過任何作品。
其實人一生中會碰到的轉戾點很多,有影響重如泰山的也有輕如鴻毛的,
但不管是怎樣的轉捩點都在你的生命上或多或少留下了各種痕跡。
我在去年暑假回到小說的世界是八月份的時候,
一但離開了或著生命上累積很多的故事之後幾乎不需要太費力就能寫出東西,
我覺得其實人人都有去寫的這種才能,只是看他們願不願意動筆而已。
而我比人家寫的多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說故事。
我看著一年前的我如此納悶,我到底為了什麼而桀傲不遜,
那個我明明就是一年前的我而已卻能讓我感覺到如此陌生。
我不能去背對那一段時期的我所以我曾經嘗試過只往前走,
然後在獲得些肯定之後我卻更看見以前的自己就像是愚蠢的皮諾丘。
我開始聽每個人的觀感然後不斷的去改變去回復的原本的那個自己,
終於我可以離開那令人不願回首的一年而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
在那裡還存在的我看起來就像是幽靈般令人厭惡,
我知道他在而且或許還活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那是我必須認清的事實,
然後我現在只能努力的去做好自己,擺脫那跟修羅打交道的一年,
即使去年的那個我還留在某些人的心中,我相信也會慢慢的改變,
就像老師對我說的,人在經歷過某些事情所獲得的成長更加難能可貴。
而我願意去學習也重新審視自己的某些想法和觀感,
也許我已經開始用四十歲的眼光去看這樣的一個世界,早睡而且喝很多水。
然後我發現人生只是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去背對審視這個世界,
因為能從人生記憶的圖書館裡像翻小說般看著自己的人生,
就應該可以更靠近一點所謂的客觀。
對自己客觀也就能替每個人多想一點,
在這樣之下,我終於能明白什麼是愉快。我開始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讀我想看的書、跟我想要說話的人說話、對值得好的人付出,
原來要去讓自己變得更為渺小才能看清更多的事情,
培養耐心然後一邊背對著世界慢慢走吧,
這樣我才能對我的人生毫無後悔的邁開大步。
你多久沒從鏡子裡看自己的背影了?
- May 27 Sat 2006 00:20
page.171 背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