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129.JPG

(無論是內宮還是外宮,都有一座連接神域的橋樑,外宮是火除橋、內宮則是宇治橋,過橋後就是整座森林。)

 

IMG_2164.JPG

(就像是金閣寺的正式名稱為鹿苑寺,外宮也有其正式的名稱為豐受大神宮,祭祀著掌管食物的豐受大御神。)

 

IMG_2217.JPG  

(在外宮勾玉池的菖蒲園內,好像是為呼應端午之節氣般,群聚細長的根莖上盛開著深紫色、純白色的花朵。)

 

 

 

「不,妳應該有可以做的事情,只有妳能做到的事。」
「但願如此。」
「我知道。」男人說。「我知道很多事情。只要妳可以的話,就請妳開始吧。就像妳每次所做的那樣。」
「我做看看。」青豆說。那聲音僵硬而空虛。我每次所做的事情,青豆想。
──村上春樹.《1Q84 Book2》

 

 

 

就算泥土都浸滿著雨水,整地的碎石子也不讓潭水滿溢,踏進外宮的範圍猶如行走水面,飛濺不起絲毫水珠,
通過寬闊的斑馬線,兩側是兩層樓高的常夜燈,右側有「下乘」的木牌,就算是天皇都要在此步行前往正殿。
往火除橋前有一株寬厚高聳的樹木,層層疊疊的枝葉彷彿已經過數百年的歲月,雨水落在枝枒長出新的生命,
被雨滴清洗透亮的木造橋面下,高處而來的涓涓細流緩緩經過,雙腳到達彼岸的境域以後,左側就是手洗舍,
清淨身心以後,看見鄰近有供給參拜者使用的休憩所,裡面有舒適的長椅、暖心的茶水,還有整座池水景色。
跟著高聳的木造鳥居前進,經過時點頭、鞠躬致意,就像在跨入除火橋前一樣,在神宮內這是常識般的行為,
灰白色的碎石步道持續綿延,有時候被濃蔭遮蔽、有時候是寬闊無際,然後是又另一座伴隨樹木共生的鳥居,
樹葉遮擋著雨勢,眼前出現神樂殿,設有祈願受付處,御守的樣式都簡樸到莊嚴的地步,神職人員表情肅穆。


在外宮,無論是房舍、橋樑或是思緒,都被隱蔽在繁濃淡不一的繁複翠綠之中,難以辨認現實與自然的界線。

 

IMG_2126.JPG

IMG_2128.JPG

IMG_2130.JPG

IMG_2132.JPG

IMG_2138.JPG

IMG_2143.JPG

IMG_2145.JPG

IMG_2148.JPG

 

等待友人選擇御守之時,詢問是否有神宮專屬的「御朱帳」時,神職人員輕輕搖頭,說神宮沒有專屬御朱帳,
就算有冠上神宮之名者,都是由法人協會製作,不代表是神宮的御朱帳,御朱印的樣式同樣簡樸,跟內宮同。
神職人員替自己書寫「御朱印」後,很好奇地詢問是否可以翻閱,「可以喔」點點頭後說,他就拿起御朱帳,
這是五年前在春日大社奉納的御朱帳,封面是藍綠色的花紋刺繡,印有金邊的春日大社字體,個人的第二本,
神職人員說,這樣的御朱帳很有意思,很像瞬間參訪到各地的神社、寺廟之感,他說謝謝後,帳本雙手遞還。
經過神樂殿後,宮內的道路更為開闊,神樂殿附近有一處明顯是人為的長方形空地,環繞的樹木群高聳參天,
這時候想到,或許這就是下次「式年遷宮」(註1)的位置,因為怎麼想像這般方正圈地,唯有本殿的格局,
果然,朋友回到大阪以後,詢問日本的同事,果然就是式年遷宮的場址,兩人拍照過後往前走,就是本殿。


在神宮哩,無論內宮還是外宮,都是看不到御神體的,甚至要隔著一道布簾與板垣參拜,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image

IMG_2153.JPG

IMG_2154.JPG

IMG_2158.JPG

IMG_2161.JPG

IMG_2162.JPG

 

 

踏進第三座鳥居就是本殿,從這裡開始不能攝影,因為這個緣故,很多遊人都在鳥居外拍照,對著白色布簾,
說實話,在神宮內看不到御神體是很正常的事,無論是平安神宮、明治神宮或熱田神宮的本殿都沒有御神體,
跟傳統的儒家或佛教信仰不同,就算神道認為萬物皆有靈,卻不會賦予神明固定的形體,也就沒有聖像崇拜,
神道不需要形體,因為萬物有靈,所以萬物皆是形象,眼裡所見都充滿智慧,這是自己接受神道的根本原因。
所以當友人出發前說,伊勢神宮是看不見本殿的,剛開始自己還以為本殿是不開放的,沒想到竟是這層意思,
謹慎地進入本殿,按照神道參拜之禮,衷心對豐受大神祈求平安之後,就在板垣外,撐著傘近看本殿的建築,
豐受大神是掌管食糧的女神,其正殿的樣式是承襲彌生時代至今的神明造建築,而且僅有伊勢神宮可以使用,
就算隔著雨絲及距離,還是可以看出支撐本殿的「棟持柱」、屋頂交叉排列的「鰹木」與「千木」傳統而優美。


參拜過後走出殿外,在鳥居前替三個同遊的老婦人拍照,年長的說要連拍三張,但是三張照片的表情都相同。

 

IMG_2168.JPG

IMG_2170.JPG

IMG_2177.JPG

IMG_2179.JPG

IMG_2181.JPG

IMG_2182.JPG


離開本殿往回走,跟著河水川流的叉路往右側行,樹木變得更加濃綠,依附於山坡的碎石道路能夠通往別宮,
從風宮、土宮,到順鋪石階梯而上才能抵達的多賀宮,都是木造的宮社,可能是剛過遷宮,充斥木材的香味。
因為下雨的關係,階梯顯得十分濕滑,拾級前往多賀宮時還沒有感覺,參拜後要從階梯而下,就要步步為營,
在外宮,很不像是走在神宮的境內,除道路外,唯一的界線就是森林的邊緣,彷彿是在山間尋找落腳的位置,
但是,或許就是這個緣故,讓伊勢神宮更為貼近於自然,不僅因本身的地位而受人仰望,而是存在就有意義。
再度經過神樂殿,來到休憩所前,兩人忽然很想到勾玉池內一探究竟,走進休憩所旁的步道,發現整片花朵,
在奉納舞臺前的沙洲上,種滿著綻開中的菖蒲,像是呼應著端午節氣一樣,紫色、白色、黃色的花卉鮮豔芬芳,
兩人都像初次乍見花蜜的蝴蝶,在菖蒲園間開心地逛遊,忘卻不停雨的苦惱,然後是高山的身影浮現於池中,
這時候我們都感到肚子餓了起來,這才決定回到除火橋,離開充滿自然與驚喜的外宮參拜,告別美麗的菖蒲。

 

IMG_2185.JPG

IMG_2186.JPG

IMG_2187.JPG

IMG_2189.JPG

IMG_2192.JPG

IMG_2193.JPG

IMG_2194.JPG

IMG_2195.JPG

IMG_2202.JPG

IMG_2205.JPG

IMG_2206.JPG

IMG_2213.JPG

IMG_2217.JPG

 

 

 

 


伊勢神宮.外宮──

參拜地址:三重県伊勢市豊川町279
連絡電話:0596-24-1111(神宮司庁)
開放時間:1~4月5:00~18:00、
     5~8月5:00~19:00、
     9月5:00~18:00、
     10~12月5:00~17:00
交通方式:近鉄・JR伊勢市駅徒歩約7分
     近鉄宇治山田駅徒歩10分
官方網站:http://www.isejingu.or.jp/geku.html

 
檢視較大的地圖 

 


註1:

式年遷宮──

神宮的本殿每隔二十年,依原型進行重建,稱為神宮式年遷宮或略稱式年遷宮,此制度定於天武天皇十四年,
遷宮原因為保持社殿清淨、莊嚴,最重要是跟木造建築的耐用年數有關,亦有包括傳承神明造建築技術意味,
重建後的汰換建材,將分給神宮內之設施使用,或是給各地神社重複利用,最近的一次遷宮為2013年10月。
式年遷宮不僅是伊勢神宮的重要事件,對日本人來說,亦是重要的事情,就連天皇都會特地至神宮參與行事。

 

arrow
arrow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