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ias」當作名詞時,有「偏見」、「成見」的意思,作為副詞的話,則有「偏斜地」意思。)


(我們看事物的角度,會因為家庭的教養、學校的涵養而內心自動產生的一種評價,不論好壞,都是偏見。)


(突然想到這個單字,是因為高中上英文課的時候,怎麼背都對這個單字毫無印象,所以重複念了好多遍。)


我也只能跟上次一樣,目送著她的背影離去。──東野圭吾.《放學後》


其實,關於「偏見」的英文單字不只有「bias」而已,還有「partiality」,接近於「偏袒」的意思,
「favoritism」則明顯地有「偏愛」的意義,所以關於「偏見」,好像就只有「bias」能夠表達完整。
雖然說是如此,但以中國文字的傳統來說,「偏見」絕對是一個貶抑詞,帶有負面的涵義,
這可能跟多數人認為以「偏見」評論事物是一種「不公平」的良知自律道德有關,因為中國是儒家社會。
不過「bias」在這層涵義上,卻沒有絕對的正面或是負面,應該是說偏愛也說得通的一種中性詞,
我們常常會在西方人口中聽到,「我不贊同你,但我尊重你的意見」這樣的說法,很類似於如此。
也就是說,西方國家是習慣於人們的「偏見」的,既然沒有一個人的出生、經歷、成長是相同,
那麼每個人對事物的喜惡、觀點、接受度的標準評判就一定不會相同,這當然跟種族融合和民主進程有一定關係,
不過,在泛亞洲地區可就不是這麼回事,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一般社會大眾的人仍帶有一定的「偏見」,
卻常常對那些表現出「偏見」的人加以撻伐,彷彿是緊握住公平的天秤一般對他人的意見表達反對,
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的言論,轉眼間就會成為爭執的導火線,所以我們社會很少人說真話,人人戴起面具。




不過,就是因為如此,我反而喜歡有「偏見」的人。


有偏見不是多大的問題,重要的是你看待你的偏見是用怎麼樣的方式?如果是人際關係,說清楚反而要好,
不需要去面對無法融入的團體、不需要去應付不擅對話的場子,如果對方知道你的狀況,或許也會理解。
就是因為有不同要素所產生的「偏見」,我們才能夠養成每個人不同的品味和人格,要是沒有這種意識,
那麼這世界可能就是人類的罐頭工廠,沒有鮮明的個性,只有循規蹈矩、和平冷漠的漠然世界。
不過,相對來說,過於重視「偏見」,甚至將自我的「偏見」視為理所當然、眾人都要接受的準則,
那麼就會產生悲劇,像是希特勒、南北戰爭、軍國主義、種族歧視等等,偏見與命運扯上關係,
就會變得複雜,跟政治扯上關係,那麼可能就是一連串災禍的開始。所以該如何拿捏「偏見」的尺度,
就變成一項很嚴重的課題,該表達自己的偏愛和立場時,又要如何不去傷害到他人,這點是很困難的。


所以,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拿捏自己的發言,我覺得應該是很好的調適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