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書店的喃喃自語


站在誠品書店內,明亮的燈光、貼牆的書架、靜謐的翻頁,都讓人有走進另一層空間的錯置感,
站在新書區前,充斥著香港人、日本人,他們在繁體書的框架裡品頭論足,相信這是失去的文明,
文明或文化皆是一種無所遁形的變形蟲,根深蒂固於人的體內,卻又不肯安分的維持原有的樣貌,
我們都是曾經遺失、遺忘過的文化遺民,在一間又一間的書店,想找回混沌時期的靈感和希望,
相信遺落在太古時代曾具有的神性,仍存在於每個人體內的細胞核之中、仍存在於每個人的瞳孔之中。
神性本是不具備意義的、不具備宗教義的,所謂的神性,就只是一種忘卻形體、投入精神的一種存在。


經過歷史書區時,我這麼想著。


在書店,我最喜愛瀏覽的區位是新書區、翻譯書區,然後才是旅遊書區和雜誌區,偶爾翻翻美術作品。
新書區總是擺設在最搶眼的位置,有時候是一進門的長型矮桌上、有時候是書店最中央的好位置,
新書能夠讓我們理解,現代的人們正在讀些什麼,美容、減肥、翻譯、文學、攝影或者是旅遊,
選擇多元,可是不一定是最好、不一定是你的所需,可是卻最能抓住時代的脈動、看清現代人的想法。
流連最久的莫過於翻譯書區,日本文學是我喜愛的一塊,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村上龍、吉本芭娜娜等,
可是,現在我更喜愛的是英美經典文學,唐.德里羅、J.D. Saliger、福克納、雨果、康拉德等,
事實上,只要肯花時間,你就能看到各種不同版本翻譯的《麥田捕手》,還可以比較翻譯的差異。


你會開始在意起英文原文、你會開始想移動到原文書區。


在旅遊書區內,我們幾乎可以環遊全世界。
從大洋洲、歐洲、美洲到南美洲,甚至難以抵達的極圈帶,總是有一些旅遊書籍可以輕鬆帶你玩遊,
旅遊書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困難很多,文字要寫得生動、照片也要拍得動人,否則會讓人讀之無味,
其實,對於旅遊書我的要求還比小說要嚴格許多,太嚴肅的不行、太簡略的不行、不方便攜帶的不行,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要搜尋到一本完美的旅遊書,真的是比想像還要再困難一點的工作,真的。
最後,我們抵達了雜誌區。
雜誌是主餐後的甜點、是演唱會後的簽名,少了雜誌就像比完一場球賽後,卻以零比零握手言和一樣無味。
雜誌包羅萬象,每一篇短文章、短報導裡頭都可能蘊含著真理;每一張名模、風景照片後頭等隱含著一段等待。
雜誌,或許是整座書店內,最輕薄、最便宜、最方便,卻也是包含最多可能性的書籍,棄之可惜。


總之,很多時候,書店幾乎滿足了我擁有一間書房的想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