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造訪京都是,初夏。
那清晨時靜謐的平安神宮,
在心底留下比清水寺還鮮明的印象。
要到達平安神宮,走商店街到達仁王門通,看見疏水道右轉就會看到神宮高聳的朱紅色鳥居。
商店街裡,有間氣勢十足老闆娘經營的美癒亭,以玉子燒、唐揚炸雞的口味來說算是中等程度。
用過餐點,就照著路線緩緩前進,因為沿途的櫻樹都是盛開,所以真是如字面上寫的緩緩前行。
來到疏水道前,整片櫻花滿開,疏水道上經過傳統的遊船,這也是許久未見的京都春日景色。
不僅有粉色、白色的櫻花,就連綠色的櫻花也有,兩人再往前走,總算在美術館前看到鳥居。
京都美術館的疏水道旁,櫻樹盛開粉紅色的花瓣,聚焦成柔和的春日景致,遊人捨不得離去。
初次造訪京都是初夏,對清晨時的平安神宮,留下比清水寺還鮮明的印象,深深觸動內心。
經過多年,只要每次來到京都,就會來參拜平安神宮,櫻花、楓紅、綠樹,然後又是櫻花。
從去年的紫陽花季節以來,這是第一次看見整復後的神宮道,寬敞的行人道路,正對應天門。
道路的另一頭,就是巨大的朱紅色鳥居,從應天門前眺望鳥居時,仍會為那高聳感到不可思議。
2009年夏,初次參拜平安神宮。
2010年秋,第三度造訪平安神宮。
2015年夏,正在整修的神宮道與第五度參訪的平安神宮。
再來是這次,2016年春櫻的平安神宮。
當腳下聽見白色沙粒的聲響時,就代表來到神宮境內,朱紅色的建築配上粉色的櫻花是絕景。
如果不計算神苑範圍,神宮不算寬廣,可是以整體來說,卻令人覺得很開闊,能看到整片天空。
這個季節來臨時,平安神宮都會特地開設櫻花系列的限定品區域,包括櫻花醃漬物等食品也有。
經過右近之橘、左近之櫻就是正殿,參拜過後,身體才有真正回到京都、回到這裡的感受。
踏出應天門,走到平安茶寮附近的岡崎公園,盛開的櫻花同樣多不勝數,再往前場地豁然開闊。
這裡之前有這樣的設施嗎?京都市美術館別館、音樂廳與劇院,彷彿是一個完善的藝術中心。
更驚喜的是,原京都會館內竟然進駐京都岡崎.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旁邊是星巴克。
沒想到關西地區開始有蔦屋書店設點,而且內部裝潢充分展現京都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特色。
除各類型的雜誌、書籍,蔦屋書店設置大量京都、文化與藝術相關的書籍,甚至獨立雜誌也不少。
然後,買下一本小松菜奈與GD為封面的NYLON雜誌。
再度回到仁王門通,隨疏水道的支流往下走,眼前竟然出現整片傳統的町屋、櫻樹及石橋。
京都就是有隨手可得的景色,任意一個街角,都有可能突然被帶回過去的時間與氛圍裡。
拍攝時,兩人還巧遇一位攝影家,主動幫忙我們拍照,無論是取景角度或快門時間都恰到好處。
接著,要回到地下鐵東山駅,決定前往京都駅的拉麵小路,迎接我們第5日的晚餐時間。
延伸閱讀:
page.877 「京都.伊勢/2015 夏 キョウト⑸™」:平安神宮
page.695 ◤春 ♥ 京都/2013™.第三日◢:平安神宮.春櫻
page.465 【2010 ♥ KYOTO 京都十日‧第二日】:神宮
page.434 【2010 March to April in Kyoto】,Day 2:茶寮都路里、平安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