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4588

 


再也沒有人像唐.吉軻德,
無端拿著長茅,勇猛的朝著風車而去。

 

 

001.jpg

 

 

談近日的憂鬱、《惡之華》與《晚安,布布》

 


再次被帶入憂鬱的漩渦之中,就算是燦爛的陽光、自由的空氣,都讓人難以提起精神,
那是一口氣讀完《惡之華》和《晚安,布布》的故事之後,這樣的憂鬱彷彿更深不見底。
「我們究竟會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呢?」、「我們是否該如此接受自己的平凡呢?」這樣的無力感。
曾經握有純粹感受的我們,相信直觀下的溫暖,渴望被愛、專注愛人,卻無力避免傷害;
曾經相信一切事物的可能,抬頭就能捕捉夜間天體運行的星空,就連平常的街道都顯得閃閃發光。
歷經時間的磨損、現實的衝擊與社會的醜惡,我們逐漸察覺到自身的缺陷、發現自身的極限,
就連平凡這樣簡單的奢望,都顯得如此困難,所以我們在泥淖之中前行,把自己搞得渾身汙泥。


偏偏,這就是我們最實在的模樣。

 

ieU6b0DLK7AHj.png


在《惡之華》裡,被困在平凡小鎮的兩個中學生,不甘於眼前的平淡,而努力的突破體制,
他們在世人(小鎮居民)眼中,就是個不遵守規範、恣意妄為、不受到拘束的「變態」,
儘管在生物學上,變態是型態變化的過程,是同屬不同種的分類,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現象。
但是,對習慣定義「日常生活」的人們而言,他們的行為是真的「變態」?還是自由的真理?
我們聽到太多闡述「自由」的言論,就自然而然相信體制下的自由、目前社會規定的自由。
面對欲望和道德的界線、活在社會的框架和他人的眼光之下,就算是自由,也變得有重重限制。


或者,該努力面對自己的醜態,不願意地活下去呢?

 

001-51.png

 

r.jpg

 

說到《晚安,布布》,故事敘述一位平凡男孩所遭遇的前半生,雙親離異、學校生活和追尋自我,
較特殊的是,男孩與其一家人,都是以簡易的「鳥形」模樣呈現,迥異於其餘人物的寫實手法,
讓整個情節推動的過程上,表現出一種荒謬的對比、暗喻的諷刺,無法看穿男孩真正的表情,
任何人都可以代入這個纖細少年的行為與內在,他的情感、他的成長、他的矛盾、他的動搖。
成長的過程之中,每一個微小的細節,每一刻現實的衝擊,都會讓男孩一步一步轉變成人,
可是,在這樣的過程裡,又有誰顧慮到那些難以接受的人呢?社會又是怎麼樣看待被拋下的人呢?
我們藉著累積失去的每一樣東西,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人。為此,我們真的就感到心滿意足了嗎?


其實,我們都活得空虛,時常被強烈的絕望所襲擊。

 

20140301_154707.jpg

 

 

iQDqtrD41BVEf.jpg

 

不論是哪一段故事,男孩似乎都共同抱持著唯有自己知曉的業障,前者是佐和、後者是愛子,
離開小鎮前,被佐和拋下的高男,無法擺脫小鎮的束縛;拋下愛子的布布,再也無法接受現實。
他們相信唯一的旋鈕,就在自己年幼時的情感創傷,同時也明白沒有人能取代這顆僅有的旋鈕,
於是,他們的每一步都走得備感艱辛,看似自由的當下,卻又不斷被自我的矛盾所侵襲,
然後,他們勢必都要再回去一次,無論是小鎮也好、無論是創傷也好、無論是沒說出口的一句話也好。
因為,那是他們仍然相信的真摯情感,遺忘這原有的感受,就會失去自我存在的意義而已。
如此,就算以醜陋的姿態存活下來,他們亦無怨無尤,直視懦弱的自己,這就是令我感到憂鬱之處。

 

99770_0058_44430.JPG

 

 

99770_0070_16489.JPG  

 


「那種不知道何時會失去,只好死命地抓住那小小的幸福和希望的模樣,能夠算是真正幸福嗎?」
──《晚安,布布》

 

延伸閱讀:page.518 白晝

     

圖片來源:講談社 http://www.kodansha.co.jp/
     東立出版社 http://www.tongli.com.tw/
     臺灣東販 http://www.tohan.com.tw/

arrow
arrow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