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村上春樹的《1Q84》後,只要當我在夜晚抬起頭時,我都渴望看見兩個月亮。)


(「再生!」想再見到天吾一次。青豆這樣想。於是青豆沒有扣手搶的扳機。)


(又到了無聊的讀書會時間,這一篇是我最愛的村上春樹作品心得,按下一篇跳過。)


「不要被外表騙了,現實經常只有一個。」-《1Q84 Book3》

當闔上《1Q84 Book3》時,代表著整整一年青豆與天吾的旅行暫時劃上了休止符,當然只是「暫時」的。
《1Q84》不斷讓我想起《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海邊的卡夫卡》兩本村上先生的長篇作品,
當然《1Q84》的篇幅又更為廣闊,探討的意境也更為深刻,我稱之為這是「文學理論的小說化」作品。
為什麼會認為《1Q84》是「文學理論小說化」的作品,是因為書中不斷以「另一個世界」,探討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1Q84》沒有跳脫村上一直以來想要述說的重點,更加深證明他晚期對於人的存在之關注,
這一點更可以看作是從《海邊的卡夫卡》之延伸。
只是相較而言,《海邊的卡夫卡》更為具有村上早期小說的幻想冒險性質,而《1Q84》則十分注重內心。
而會聯想到《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自然是因為小說形式的關係,兩篇的作品,
都是藉由交錯的篇章構成,只是《世界末日》一篇更為特殊的是,交錯的篇章可已分別來看,亦可以交錯閱讀,
這一點《1Q84》就較為吃虧,到第三冊更為了突顯理論的進行與劇情的合理性,多安排牛河一篇的視角敘述。
牛河扮演的反面人物,雖然有其意義存在,但卻顯得有些單薄,無法讓人產生一定的認同性。

那麼,文學理論的小說化在哪裡呢?
我想應該是在Daughter與Mother的論述。

相信閱讀過《1Q84》的讀者都會記得所謂的Daughter、Mother與Little People這三個深刻的「名詞」。
先不去探討這個產生於某個「教派」、神秘的教主以及非自然的存在,
事實上所謂的Daughter與Mother,就是一種基本的「母體」論述概念。
我們可以說跟天吾發生關係的確實就是青豆本人,只是天吾經由深繪里的「傳遞」,讓青豆因而懷孕,
這樣來看就能證實深繪里的身份是「Daughter」,是一種介質的存在,
當青豆殺掉教主的時候,青豆就成為「Mother」,是一種平衡的存在。
不過,青豆並不來自由這個世界,且是代理的「Mother」,因此讓Little People相當混亂,
在這裡,村上用青豆對天吾的「愛」,來抵抗一種Little People極力追求的自然定律,

自然定律的存在並沒有問題,只是「Mother」與「Daughter」都依存在情感之中。

這一點頗為微妙,村上安排一個純然的宗教性團體,卻不給與宗教的性質,
這跟他在《發條鳥年代記》中,以半本的篇幅敘述了滿州國的戰爭不同,因為一切都有其自然定律。
Little People雖然殘忍、雖然製造著空氣蛹,但那都是為了達成、傳遞平衡的一種方式,
這種需要「母體」與「介體」的概念,就成為連繫世界的必要。
所以不論是文學(《空氣蛹》)、不論是情感(庇護所),都依存著這樣的正、反面存在著,
儘管到最後村上為了服殷於情節的需要,而讓「情感」破壞了自然的平衡規律,(這也是人類的特質之一)
但結尾還是沒有把握的說,不論這是1Q84還是1984,我們都將勇敢的生存下去,
重點不是在於我們生活在那種「現實」之中,而是我們以甚麼樣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存在。

這可能是我讀過相當具有意義的村上小說。

不過,當我面對你最喜歡哪一本村上作品的問題時,我還是會回答《發條鳥年代記》、《尋羊冒險記》,
這些作品。不是我不喜歡有意義的作品,而是我有點體認到,劇情化的需要不能兼顧的話,
我還是會喜歡早期作品沉陷出的自然懷舊風格,可以算是一種生活的氛圍嗎?總而言之,村上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