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裡要說的「天賦」,並不是民主思想裡洛克、盧梭所說的「天賦人權」裡的「天賦」,
而是更本質上的、實質上的,從出生而來就擁有的某種特殊天份,這是我要說的「天賦」。
我想從現在開始往回看,我這個人並沒有所謂的「天賦」存在著,這並不是客套話,
或是要在這個地方塑造另一個我而說的話。而是實際上沒有「天賦」存在著的平凡人。
我曾經想要回想過我在尋找自己「天賦」的過程,那並不是多愉快的過程,
話說回來現在能繼續讀著書,也是靠一點一點的參考書和課本所累積出來的文憑,
那時候對國文有多大的興趣嗎?老實說沒有。應該是說對這門科目,是視為理所當然的。
往往很多人現在對我提到讀「中國文學系」的意義在哪裡?我也沒有辦法有要指的回答出來,
甚至有人會比較沒禮貌的說,我們說國語的何必去讀什麼中文系呢?這麼說也有道理,
不過我那時候反駁她的是,那麼去讀「台灣文學系」的人不是更不應該了嗎?
而且所謂的中文系其實不是像很多人表面字義上看到的那麼簡單噢,至少我認為不是,
中文系有必要存在的,是在於個人內在的、整個民族更基本的發展上,
這樣說大家會認為有點誇大了吧。不過我並不這麼認為,至少中文系在上課的時候,
不會穿夾腳拖、不會在底下玩撲克牌之類的。當然會有奇裝異服的人,像是舞女、應召女之類的,
那沒有辦法避免,每個團體裡面總會有格格不入的,無法融入群體生活的人們,
彷彿只有特立雞群才能彰顯她們存在的價值,至於在腦袋方面嗎?就跟雞一樣。
話說偏了,上面的說法只是為了要彰顯沒有「天賦」的例子而已。
我從國小四年級就開始去上作文班。所謂的作文班就是一個老師先在台上講解,
當然會發講義,講義上面都寫著很多名言佳句的「範本作文」,然後老師在台上說著一些作文中,
起承轉合的重要性,背誦一些古聖先賢的名言,然後講解完之後,在白板上用油性筆,
黑色的油性筆寫下今天這堂課的作文題目,然後給點開頭的意見,就讓我們自由寫作。
老實說一堂課有兩個小時,一個小時差不多就在發講義和講解的課程,
剩下一小時就讓大家自由創作,創作完之後一個一個讓老師個別批改和討論,
等到修改完畢才可以離開回家,因此下課的時間並沒有一定性。

那時候為了想要趕快回家,幾乎每個小朋友都是一聲令下之後卯足了勁在寫,
我那時候很羨慕第一個交卷的同學,從以前開始就是這樣,只要考場裡有人先交卷了,
就會讓我分心。現在這個習慣也是沒有改過來,只要有人交卷的時候,我就會覺得,
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跟不上人家?還是我哪裡出了問題?時間夠不夠之類的問題。
對於作文題目我總是揣摩了好久好久才能開始下筆,作文題目如果是「蘋果」的話,
那我就會想,先從第一段開始好了,第一段的功用就是「起」,首先要起頭,
闡述對於這個題目的粗略看法和引言,就像是前菜之類的東西。不,還要帶入關鍵性的引用,
在那個時代,引用名言佳句往往就能得到很高的分數,所以我往往會為了這個陷入苦思,
偶爾遇到講義上可以引用的那還算幸運,沒有的話還真的是相當痛苦的思考迴旋。
於是被我用過最多的是華盛頓砍倒櫻桃樹的故事還有簡單的成語例句。
直到今天我對於引述名言佳句到作品裡,還抱持著某種的排斥,我不反對用成語,
但是帶有教訓意味和老舊氣息的名言我連聽都不想再聽到,「路遙知馬力」這樣的還可以。
華盛頓砍倒櫻桃樹就謝謝再聯絡了。所以那時候對我而言上作文班是辛苦的嗎?
我想大概可以說是辛苦的吧。但我並沒有特別的排斥。只是到後來變成完全不接觸散文的人,
可能在那個時代的某種陰影有類似的關係,對於散文的拿捏囈語,簡直就比說故事還難。
在作文班的日子過得很快,其實小時候的歲月往往過得蠻漫長的,現在回想起來簡直是一瞬間而已。
我在作文班從最後一個回家,逐漸的進步,像是突然掌握到了某種訣竅的打擊手,
從不斷被三振開始,然後是一壘安打、二壘安打,接著是三壘安打和全壘打,
等到我開始第一個交卷的時候,已經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了。於是,一段時間後,我退出了作文班。
一但掌握訣竅的東西,便對我失去了某種吸引力,當然準備國中的升學也有關係。
總而言之那個時代簡直是對我啟蒙最有效的時代,像是國小導師每天要求一篇五百字日記,
上作文班都有一些影響,所以我並不會把我現在的文筆好,歸功於所謂的「天賦」。
這世界上是沒有天才的,只有所謂掌握訣竅的人而已。

所謂的訣竅,很像是整理筆記的感覺,整理筆記也要靠某種特殊的訣竅才能順利完成,
一開始的時候我對筆記這回事簡直是興趣缺缺,我的個性比較要求整齊,即使是記筆記的時候,
我都希望字體工整和整齊,但這種事情根本是天方夜譚,你不是跟不上,就是亂七八糟。
當然也有那種把筆記寫得精美又完整的人,實在是不得了,有各式各樣的方式噢。她說。
於是我自己的方式就是,「把字寫得很小」。因為把字寫小不僅能節省時間,
更能夠掌握工整和整齊,這是那時候我比較能接受和想到的方法,於是,我的字就變小了,
現在則是又有點變大的感覺,可能是我不再拘泥於字體的工整了吧。
其實我以前常常會為自己的寫字工整而驕傲,我當然也曾想過那是我小小的天賦,
不過很可惜的,這樣的一個小小的想法,被一個人一句話就輕易的打破了。
「我認為你的字不算漂亮吧。」她說。我感到很驚訝,即是不是稱讚我,
聽到這樣跟以前不同的評價時,還是會難免受到驚嚇,兩年前的事情。
「你的字體雖然很整齊,可是一個字一個字看的話,就不算漂亮了。」她認真的說明。
原來如此,我把我的字拆開,確實比劃上不是那麼工整,原來工整都是排列而來的。
雖然一開始不願意去面對,但是這種事情一開始之後就停不下來了。
也有人認為自己的字很漂亮,但是我卻完全沒辦法苟同的。這種事情限於主觀,
而且基本上來說也是掌握訣竅的東西,一點也沒有辦法跟「天賦」扯上關係。
那到底什麼是「天賦」呢?我認為就連個性都很難以概括這個範疇。
我之前認識的朋友中,有相當會算於心機的,從別人口中套得的、自然而然得到的私事,
轉而向別人敘述,或者利用斷章取義的方式來轉述別人口中的話,
這樣的人固然可惡,不過這樣的性格卻不會因為別人的生氣和不滿而消失,
直到最近我聽到這個人的行徑時還是覺得實在是沒改變多少,外表會掩飾,卻掩飾不住個性。
不過這樣的人說起來是因為天賦所給的個性的緣故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這個人的家庭向來父母就不太合諧、曾經重考、大學遭逢過退學,對這樣的人來說,
種種的因素會讓這個人養成愛玩、不易信任人、口若懸河的個性,
個性這種事情是後天養成的,就像是我的直言快語,我想來自於我的爸媽個性非常耿直,
有話都會直說,他們在外面,看我犯了錯並不會馬上處罰,可是回到家裡,
就是罰跪和衣架子伺候,沒有被衣架子打過的人,不會知道那種肌膚之痛,
可是比愛的小手還要痛上一百倍左右。甚至他們會要求我打破碗盤都要罰跪,
幾乎是在這種方式長大的我,一路上不斷仍然會犯錯的我,(我承認即使是從小這樣教育,
到了現在為止我仍然還是會犯錯。犯錯並不能找理由來搪塞。)
只是這樣的價值觀,並不是所有人都堅持相信。有些人認為報告不作有人會來作,
有些人想要嘗試所有的事情卻一項都做不好,有些人破解別人的密碼連羞愧都不會有。
這種個性絕對不是先天的,而是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我不是在說單親家庭、家庭不和樂,
一定就是會培養出那樣不好的個性,我也有單親家庭卻是很老實的朋友,
真的是相當老時而且可靠的人,總而言之這種個性的問題,一定是隨著年歲累積,
不斷的磨合和進化成長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社會化和相似化的緣故。

上面討論到個性的問題就有點太過於切中要領帶點教訓了,只是不這樣說的話就沒辦法明白,
到底所謂的「天賦」是什麼樣的東西。那麼有真正「天賦」的存在嗎?
首先我認為「天賦」這種東西,是存在於一個人散發出來的個人魅力當中。
這種個人魅力並不限於有身份有資產的人們,當然也不限於好人或者壞人。
有個人魅力的人我可以舉出很多,例如甘迺迪、貓王、希特勒、王永慶,甚至你要說阿扁,
他們都不分階級不分好壞都可以帶有吸引人的個人魅力或是群眾魅力。
而這種魅力事實上是不需要經過知識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就會產生的。像是王永慶,
他小學沒有畢業,白手起家創立了台塑企業,完全是個人魅力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使然,
而我那個前朋友也是,儘管他惹了這麼多人的厭惡,卻不會被眾人所斥之以鼻,
希特勒到現在仍然有追隨他的支持者出現,有新納粹主義發聲。貓王的歌聲並不怎樣,
可是他的率性抖角和超酷炫飛機頭配上他的嗓音,就能夠風靡全球的樂壇。
甘迺迪更不用說,他靠著電視的初發明,以俊美的面貌和完美的口才魅力,贏得了大選。
這種個人魅力是無法靠後天的學習培養出來的,像是說到王世堅會拉小提琴,
你腦袋只會浮現出一隻豬在彈鋼琴。魅力這種東西不是說你學了什麼穿了名牌就會改變,
這是所謂更本質上的東西,每個人都帶有或多或少的個人魅力,不可否認的每個人身上都有,
這樣的天賦性質就成了我們傳達給他人最直接的感受,有些人光是不說話就會讓人很難接近吧,
可是有些人即使是初次見面,你有會對他帶有某種程度的好感,這就是所謂的個人魅力,
事實上那往往會成為我們一開始初判斷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很多人稱為是第六感。
但是這種個人魅力也往往會把人引到很糟糕的地方去。像是阿扁,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憑一開始的感覺和個人魅力,無法掌握之後的性格變化,和一開始就培養好的性格,
有些性格會因為簡單的一個事件或一句話而引發、改變。所以基本上要說這天賦有多準確,
我倒不這麼認為,而且能夠吸引大多數人好感的人,往往說的和做的根本就是兩回事。
所以把第二段最後那句話稍微改一下,我認為天賦這種東西應該是,
這世界上是沒有所謂真正的天賦,只有所謂掌握訣竅的人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