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來了,老師又來了。老師又來教大家寫左傳了。
你從開學到現在都沒來上過左傳嗎?你害怕期中考被二一嗎?
不要怕老師來讓大家輕鬆又愉快的解決左傳。
這裡照例稍為說一下左氏學這次考的東西還有範圍,
依據近年二年級下學期期中考的考題分析,
以及老師上課所講要考的範圍,
因為老師說他在出考題的時候身體不舒服,(好像是胃潰瘍之類的)
所以這次的題目基本上會比較簡單。
而這次期中考的重點在於『曲沃並晉』以及『驪姬之亂』。

第一題-
請在『士蔿』、『曲沃莊伯』、『桓叔』、『太子申生』等人中,選取數人分析其在左傳中之行事,並評論其為人。(老師這次是以評論為人為主)

第二題-
請在<曲沃並晉>、<驪姬之亂>中,任選一篇分析其寫作技巧。(或者分析故事中細節之影響、發展是否會因為一句話而改變等等)

第三題-
左傳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形容荀息,其意讚許或者批評?又荀息之行對你有什麼啟示?請詳敘。

以上是這次我猜老師會出題的方向,
因為他沒有講得很明確所以我只能說說故事給大家聽了,
還有大概老師上課有討論到的重點。
那我們就先從『曲沃並晉』開始說起好了。
(據統計這次蒸鱸魚來上左傳的次數是,一次。)
首先要討論『曲沃並晉』要先了解晉國的『譜系圖』。

    文侯(仇)-昭侯-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
穆侯-<
    桓叔(成師)-曲沃莊伯-武公-獻公-文公(重耳)

以上是晉國的譜系圖,
因為這段故事殺來殺去很複雜請大家對照著看。
故事要從晉穆侯之妻姜氏生的兩個兒子開始說起。
這兩個兒子分別出生在兩場戰役當中,
大兒子在條之役(對「條」這個地方的戰役)中出生。
因為晉穆侯在此打了敗戰而將大兒子取名為『仇』。
有戰相仇怨之意。
其弟弟在千畝之戰中出生,
剛好那時晉穆侯打了大勝仗,因此將弟弟取名為『成師』。
有能成其眾之意。
這時師服說,『名以致義』、『義以出禮』、
『禮以體政』、『政以正名』。一連串的因我關係之後,
暗示了後來晉國內亂不間斷之原因。
師服此人按照老師的講法是說他就是左丘明或者左傳作者本人的看法。
也就是左丘明的人性化在這裡對此事件加註,
就像是史記中司馬遷會在事件後,
以「君子曰」來表達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和褒貶。
『名以致義』等句的意思是稱呼定了,意義也被決定。
意義被決定之後才產生出規矩,
而後按著規矩去做事就是『禮以體政』,
按了規矩去做事民眾才會信服。以上這就是這幾句的意思。
可是現在晉穆侯現在在取名字上,
已經壞了一開始『名以致義』的規矩。
稱呼太子為『仇』,其弟為『成師』,
就註定了太子仇以後的失敗,也奠定了晉國的禍亂。
而事實上晉穆侯確實也比較喜歡其弟成師。
(在這裡老師舉出了古代奉行禮制之標準有五,
 也就是親疏、德行、賢不肖、長幼、尊卑五項,
 這裡『曲沃並晉』之所以會產生,
 就是因為在長幼、尊卑上的規矩被破壞了。
 正名也就是守分。可見取名字之重要性。)

而內亂就開始發生於晉文侯去世之後,
晉穆侯去世後傳位給太子仇,也就是晉文侯。
文侯在位時,成師並沒有奪權或是叛亂,(真乖)
直到晉文侯去世以後,
其子即位為晉昭侯。周平王二十六年,
昭侯封叔父成師於曲沃,
成師將曲沃城邑的規模發展遠超過晉的都城--翼。
成師號稱桓叔,又稱曲沃桓叔,受封時已五十八歲,
(當時算長壽者。)
喜好德義,曲沃民眾多歸附他。
曲沃桓叔的勢力逐漸超過晉昭侯。
師服在這邊又說話了,
他認為,晉國本末倒置,日後必定發生禍亂。(這跟孔明一樣神)
周平王三十三年,晉國大臣潘父弒晉昭侯,
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晉都,晉人不願,(晉人多遵守禮義)
發兵攻打桓叔,桓叔敗退曲沃。
晉人共立晉昭侯之子平為君。即晉孝侯。
孝侯即位後,誅殺潘父。(可憐的傢伙)
曲沃桓叔在那一年也同時壽終,
其子鱔於周平王四十年即位,稱曲沃莊伯。
周平王四十七年,曲沃莊伯攻入晉的都城翼,殺晉孝侯。
(我想翼這個地方已經破破爛爛了吧)
晉人攻打曲沃莊伯,迫使他退歸曲沃。
(晉人真的很強,他可能會用影分身之術吧)
晉人立孝侯之子為晉鄂侯。
過不了多久晉鄂侯卒,曲沃莊伯再次興兵伐晉。(打不膩噢)
周平王派虢公率兵討伐。(大家還認識他嗎?
他在我們上學期的課也有出現噢。是右卿士虢公先生噢。)
曲沃莊伯敗退曲沃。
晉人於是立鄂侯子光,即晉哀侯。
周桓王四年,曲沃莊伯卒。

莊伯死後曲沃武公即位,
當時正值周桓王要拓展勢力之時,極力拉攏各諸侯,
因此桓王就派虢公去命令曲沃武公,
使之為攻打蠻夷之國的將領。
而曲沃武公得到的回報是成為晉侯,小子侯退位。
曲沃武公即位為晉武公。
內亂終於到此告一段落。
世襲制度也由哥哥仇的血系變成弟弟成師的了。
以上大致就是『曲沃並晉』的大致發展和故事。
我想老師在這裡要說的意義是,
桓叔、曲沃莊伯等人始終沒有放棄併吞晉國的企圖。
這件事情從兩人的名字中已經可以看出禮制上的破壞,
老師覺得桓叔應該守住尊卑、長幼之本分,不論臣子如何支持他。
百性如何愛戴他。這就是禮教。
不過也因為晉國宗親互相的殘殺,
因此有能力的人才被獲得提拔,養士之風盛行。
(呼,上完一個重點了大家喝口水休息一下,
 老師繼續帶大家上天堂。)

我們繼續說下一個故事,『驪姬之亂』。
先說說驪姬這個賤女人的來源吧,
話說晉獻公先娶了賈姬後,沒有生孩子,
於是他就跟自己的姨娘通婚,(這在春秋時期是很正常的。)
生下了公主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
(因為她後來嫁給了秦穆公,並不是出生就叫秦穆夫人的。)
後來又娶了兩個女人在戎這個地方,
大戎子狐姬生重耳,(後來的晉文公,開創晉朝圖霸。)
小戎子生夷吾。
有一天,晉國攻打驪戎,驪戎打了敗仗,
為了求和而把國君的兩個女兒嫁予晉獻公,
長女驪姬與次女少姬。
因此驪姬是春秋時期驪戎國君的女兒。
打完仗回來後,驪姬生了奚齊。(稀奇、奚齊傻傻分不清楚)
少姬生卓子。回國後的驪姬不斷親近獻公,
想要讓她的兒子當太子。
於是她賄賂梁五和東關嬖五,(給他們sogo禮卷)
讓他們對晉獻公進讒言,將太子申生封於曲沃,
而重耳被分封在蒲,夷吾在屈,
如此以來太子們都被分封至外地,皆遠離了都城,
除了驪姬、少姬之子仍留在都城。
(驪姬開始寵信於晉獻公,
 不過老師要我們思考,是否獻公後來廢太子申生,
 是因為驪姬出的主意嗎?
 還是因為晉國多是太子間互相殘殺而坐上位,
 因此要讓太子申生學會堅強或者知難而退呢?
 老師偏向後者,我也認為應該是如此,
 單就女人來說影響力不可能左右國君之判決。這邊要稍微注意一下。)

有一天,晉獻公帶著太子申生去打仗,
晉侯擴編軍隊成立二軍,晉獻公為上軍之將,申生為下軍之將,
打完仗滅了耿、霍、魏之後,
(都是當時很小的國家,不過也顯示出當時晉國的國力之強)
在回國途中順便幫太子造了新的曲沃之城,(當時所說的築城是逐牆)
不過後來晉國大夫士蔿語重心長的勸諫太子,
『太子不能接受築城的要求,
 太子你現在已經在身份、地位上達到了頂點,
 不如逃走,不要招致罪來到你的頭上。(烏雲罩頂?)
 就像吳太伯般退位避居山林,
 逃走了還能獲得好名聲,更能遠離罪的來到。
 只要心中正直,又何必擔心沒有容得下你的地方。』
(此時士蔿已經預測到驪姬的計謀而勸告太子,
 不過太子認為自己並沒做錯任何事,何必離開。)
過了不久,獻公命令申生以保衛國土為名伐皋落氏,
(傳聞也是驪姬教唆獻公這樣做的)
不過大臣里克勸獻公說,
『太子是未來的國君阿,
 若是他在外面打仗事事都要稟報國君,
 那太子就無法激勵士氣,
 但是太子若擅自命令軍隊,
 那他就是對國君不孝,
 所以太子不適合去帥兵打仗。
 而且臣聽聞皋落氏將頑強抵抗,
 對太子來說相當危險,
 請獻公放棄這個想法。』
誰知道獻公很靠北的說,
『我有很多的孩子,
 我還不知道誰是太子。』
我在想那時候里克應該傻在當地,
然後默默的退出宮殿。
老師說因為他怕犯忌,
若是問下去的話對雙方都不好。
(據統計這次萱穎來上左傳的次數是,兩堂課。)


更扯的是里克退出後在外面遇到太子申生,
(幹他偷聽很久了)
然候太子問里克說,
我是不是要被廢除太子了。
里克對他說,
『你要管好曲沃的人民,
 教導軍隊勤勤操練,
 你要使人找不出這些缺點來,
 那又何必害怕被廢太子呢?
 就算被廢也是他人之事。
 自己修身而不責怪人,
 就不會招致禍難。』
里克的意思是說,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是自己可以決定和自己無法決定的。
只要做好自己能決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
那人家要對你不好或者攻擊你,
你也可以坦然接受,因為對你來說你並沒有做錯。
於是太子就率領眾將領皋落氏,
雖然大家都勸他趕緊逃跑,離開這個國家。
甚至大家都能看出國君有害太子之心,
不過太子申生始終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事,
為什麼要逃跑?典型死腦筋的個性。
幸好最後申生大敗皋落氏,並向獻公報捷。

後來驪姬不斷要求晉獻公立其於正室,
以致獻公興起立驪姬為夫人之意,於是求於龜、卜。
(龜、卜是兩種占卜方式。)
但是龜的結果卻是不宜立驪姬為夫人,
卜之言結果是立驪姬為吉。
大臣們卻爭論起來,認為自古以來,
『先有象後有數,龜卜為象,筮卜為數,』
因此應該聽從龜卜之言不立驪姬。
可惜獻公一意孤行,決定立驪姬為夫人。
有天,驪姬與優施商議,優施提議以驪姬之名,
寫信告訴申生,談及昨夜夢見其母齊姜饑餓的樣子,
囑咐申生要為齊姜設祭。
申生依照其言,並根據禮法送了一份胙(祭祀完的酒菜)給獻公,
這時獻公未歸,驪姬便立刻把毒藥放到在那些酒和肉裏。
後來獻公回宮,驪姬談到了那份胙,獻公本想取來便吃,
可是驪姬又叮囑說那是外來之物,還是先試試是否有含毒。
於是把酒灑在地上,豈料地上衝起了一道火光;
又把肉給狗吃,不一會那頭狗便倒臥地上死了。
驪姬佯裝不相信,又喚來小近侍一嚐,
小近侍被迫吃了一點肉,不久又七孔流血而死。
驪姬故作哭倒在地說:
『世子真狠毒啊!連自己的父親也欲殺掉,
 何況他人呢?』(這女人真賤的很,賤人)
獻公很不爽便立刻殺掉太子的老師杜原款,
然後派東關五為將,梁五為副,
到曲沃殺掉申生。
:此時一些國家忠臣知道世子乃被誣陷,
於是派人飛奔至曲沃通風報信,囑申生逃亡。
可是太子申生認為若逃亡他國,會背負上弒父的罪名,
他國亦不敢貿然收留。
若然辯解,必會害了驪姬,獻公對驪姬是相當依賴的,
這並不是身為兒子應做的事。
他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一死以謝罪。於是申生自縊而死。
(這裡老師有特別強調,他覺得申生應該逃走。
 就像前面士蔿所勸,心苟無暇,何恤乎無家。
 自己心胸坦趟何必怕沒有能容得下你的地方呢?
 不過申生始終沒有能明遼這點,可能是他懦弱的性格所導致,
 不過自殺並不能解決事情,而且反而會背負原最死去吧。)

申生死後,重耳與夷吾二人本欲覲見獻公,
卻得知申生遭逢變故之事,
感到事有蹊蹺,於是連夜趕回駐地。
獻公深信二人必與申生同謀,下令追殺二人,
重耳、夷吾二人無可奈何,只好立刻逃亡。
過沒多久晉獻公派太監披去殺重耳、夷吾,
(那個時代太監多是殺手,因為老師說這樣練功不會走火入魔,
九陰真經、避邪劍譜都讓他練起來了。)
重耳得到消息立刻準備逃跑,
他警告軍隊獻公若打來千萬不要抵抗,馬上投降,
可是夷吾逃跑前則是告訴駐軍說要奮力抵抗,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後來文公的大業全靠他這副性格,
因為重耳知道抵抗也無濟於事遲早要投降,
還不如收買人心叫守軍不要抵抗的好,
有點奸詐的性格。夷吾則顯得有些心胸狹宰。
重耳這麼做還可:
1. 不抵抗父之命,軍隊來也不抵抗。
2. 不抵抗減少傷亡。
3. 體諒部署收買人心。
相當厲害的頭腦,後來重耳就奔瞿這個地方了。

至此三公子一死二逃,餘下諸公子亦因被獻公懷疑而遭逐出國都。
驪姬終於掃清了奪嫡的障礙,
在晉獻公二十六年,驪姬之子奚齊被立為世子。
不到數天,獻公病亡,十一歲的奚齊繼位。
這時一些晉國的忠義之士,準備乘此難得之機會,
謀求廢奚齊而迎二公子重耳、夷吾回國。
當時獻公要掛點時,
因為考慮奚齊年紀尚小,所以拜託奚齊的老師,荀息。
希望他能輔佐奚齊。
荀息一開始向獻公表明會盡力而為,
忠貞以待,若是進國因此富強,
都是獻公在天之靈保佑的結果。(真是狗腿)
不過獻公還是不放心,又問,什麼是忠貞。
荀息說:『聽到國家的利益時,知道而不去做,
是忠。送走過事的人侍奉在位的人,不懷疑是貞。』
過沒多久,大臣里克藉奚齊拜祭獻公之時,
一刀刺死了他。
大臣里克在殺奚齊之前,
跟荀息說,『申生、夷吾、重耳三公子之部眾的怨氣,
即將要爆發了,荀息你該如何做?』
(老師是說這裡里克暗示了荀息帶奚齊離開這個國家,
 這樣不用發生戰爭不會有人流血都解決這件事情,
 奚齊平安的驪開,由原本應該掌權的太子們回來掌政。
 不過荀息不肯,於是里克還是得將奚齊殺死。)
荀息的說法是『他對先君發過誓不可貳心,
豈能違背自己說過的話呢?
更何況大家各有侍奉的對象,我若帶著國君逃跑了,
怎麼能對得起先人呢?』
(這裡老師問了句話給大家思考,
 荀息是不是因為對晉獻公話說的太滿而後悔了呢?)
此時奚齊被殺之後,荀息原本也要自殺跟著去,
不過有個好管閒事的路人甲說,
你何不輔佐奚齊的弟弟少姬之子卓子為君呢?
於是荀息沒有自殺成功繼續替輔佐公子卓為國君,
沒想到十一月里克又把公子卓殺死,
這次荀息不得不為他說過的話付出代價,終於自殺了。
詩經在評論這段史實時,這樣說: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荀息有焉。』
在這裡是批判荀息活該話說的太滿、說錯話,
為了說話算話所付出的代價,
老師的看法比較偏向是批判的方面,
話不要說得太滿。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當上國君,
第一件事就是對里克說,
『我若是沒有你就無法達到這樣的地位,
 不過你殺了兩個國君我實在相當的無所適從。』
里克當下只說了『我知這』之後,回到家就自殺了。
里克是相當無奈的心境。
更顯示出重耳的老謀深算,(老師偏向重耳是奸詐的國君)
因為重耳懂得利用人心,
他用暗示的方式逼里克自殺,
若是直接下令處死里克的話,會被左傳記載成篡位的國君,
而且他擔心直接殺掉里克的話會被認為是恩將仇報的傢伙,
因此以暗示的方式將里克除掉。
(老師可能考里克的貢獻行為或者重耳的行為,
 這邊請注意。)

這次東西很多吧,
不過能融會貫通搞懂故事的流暢就沒問題了,
放心這比修辭簡單多了,
總而言之重點就是驪姬之亂為主,人物之間的關係言行,
掌握這些就沒有問題了。
順便說一下巧麗真的很正很可愛呢!
以上是這次的講解,多多少少分析一下,
保證明天大家都能考一百分,(或者七十分。)
還有什麼問題再叫我吧。
以上。大家可以下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