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在東京的第三天,而這天是唯一下雨的一天,雖然是細雨霏霏,卻忘了要參觀Tokyo Sky Tree。)


(來東京的遊客們,沒有參觀淺草寺、沒有在雷門前照過相,就不算來過東京,我如此認為。)


(淺草駅相當具有特色,是壁畫、是文物,踏出口前方,聚集一堆人們照相的地方,就是雷門。)


我總是在下午三點左右來到這裡,直到東京街頭華燈初上才離開。──大崎善生.〈分手後的寧靜午后〉


這是6月16日的早晨,看著順延窗戶玻璃滑下的雨滴,東京的街道變得有些灰濛,地磚亮閃閃的發光。
吃早餐的時候,刻意選了靠窗的吧台位置,一邊看著凌散著撐傘而過的上班族,一邊咀嚼著鬆軟的麵包,
不知道是不是習慣,我喜歡一早起來就喝一大杯水、吃早餐,然後有生理反應才開始盥洗的順序,
所以,在飯店吃早餐的時候,可能都是我最居家的時候,服務人員可能常常很訝異,這個人的變化很大。
走在下雨的街道,細微的雨偶爾會讓人感受不到,不過,街道有雨的氣息,也有雨落的痕跡。
我們搭上地鐵,到距離不遠的淺草駅參觀「觀音淺草寺」,到實際上我最想看的是曾到訪的雷門,
還有已經沒有印象的「仲見世通」,一個販賣人形燒、和服、藝品店等通往淺草寺的熱鬧參道。











記憶中的雷門。

我記憶中的雷門,是在遊覽車旁、是在颱風後的雨韻之中,腦海的記憶只留下了龐大的紅色燈籠。
我們被不知名的時間和突如其來的陣雨,趕上了停在一旁的遊覽車,夜正逐漸降臨包圍日常的時分,
只有在黑暗之中,紅色的巨型燈籠高掛的亮光,還有那被雨淋濕的短髮觸感、遊覽車的氣味,遺留在我的記憶。


現在的雷門。

我無論如何都難以掌握東京地圖的比例尺,一走出地鐵站的出口,不用幾步路、過了商店街就是雷門。
雖然,我們一開始就在淺草駅的大幅磁磚壁畫花了不少時間,但是真的沒想到雷門是如此的近,
這樣的比例尺,在京都市內可能要走上五分鐘的距離,而且京都市內有些地方也不是那樣熱鬧。
要說上走路,還不如搭上幾站市巴士會愉快的多,京都的距離是神社和神社之間的連結,東京則否。
眼前出現的雷門,又是在雨中,雨突然傾盆大雨的落下,拍照顯得有些困難,雷門的燈籠,
跟記憶相比要雄偉許多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時間的關係,外表顯得沒有那樣鮮紅,而是呈暗紅色的。























不過,拍照的遊客真是比Tokyo Sky Tree和六本木Hills還要多,不用說外國遊客,本地人也相當的多。
這次,特地認真地看了兩邊、前後的四座神像,然後看了雷門的後頭,上面有松下電器(國際牌)創辦人的贈名。
雷門,其實很像是豪華版的春日大社參道上的石燈籠、祗園神社院前的燈籠塔,寫上對神社或寺有捐獻祈求之人。
但是,雷門就是有種不一樣的風貌,不論是前面寫上的書法字,還是後頭代表本名的「風雷神門」,
我想,雷門會繼續作為代表東京、江戶歷史的門戶,永遠作為一道為遊客打開之門,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也是歷史作為吸引人心的一種手段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