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看的夏目漱石小說,是為人所熟知的《夢十夜》,然後是漫畫版的《心》,一開始沒有特別喜愛。)


(夏目漱石在日本文壇的地位,就像是中國有魯迅一樣,台灣則還沒有出現像這樣擁有影響力的作家。)


(雖然題目是夏目漱石,但我主要談的是他的愛情三部曲──《三四郎》、《後來的事》以及《門》。)


所以我有系統地讀漱石,是在過了二十歲以後。喜歡的再怎麼說都是《三四郎》、《後來的事》、《門》這三部曲。
──松家仁之採訪、村上春樹口述、賴明珠譯:《『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


在最近的論文研究中,想要理解村上春樹短篇到長篇的創作過程,因此,就先從《發條鳥年代記》入手,
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村上基本上都是先在短篇有所感,才創作成長篇的形式,先有短篇,後有長篇,
所以,回頭來理解這部份,所謂創作的靈感和寫作時的方向,從之中引發的原因就很重要,村上說:
「本來想試著寫成像夏目漱石的《門》那種狀況。年輕夫婦生活在位於巷弄深處的僻靜獨棟住宅。」
於是,為了需要,我回頭去看了夏目漱石的作品,《門》。結果卻欲罷不能的倒回去看,《後來的事》。
這是很奇妙的緣分,在這之前我不是沒有看過夏目漱石的作品,像是《夢十夜》、《心》和《文鳥》,
不過看完後的感想,不是覺得太過平淡、就是覺得過多心理描述,沒有特別喜愛夏目漱石。
但是,這次閱讀《門》和《後來的事》這三部曲的兩部後,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位被譽為日本國民作家的功力。
原本只是在圖書館借的書,後來還特地找到新潮文庫,把三部曲都買回家看,雖然有些年代,但翻譯很不錯。
除了村上春樹或少數的作家,很少有人能讓我在圖書館看完後,還想要另外買書回家放。



對夏目漱石的一般評價,他幾乎是明治末期到大正時代最有影響力的文人,說到這個時代,
是日本經濟最為發達、社會發展最為快速的時代,在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接連勝利的狀況,
國內所需要的就業人口增長,新的事物也被不斷的引入,在愛情三部曲當中,進步的東京令人目眩神迷。
夏目漱石被譽為「私小說」的代表作家,不僅因為他以「我」為敘述觀點,更擅於描寫人物內心的狀態,
最為人熟知的作品,除了上述幾部之外,還有《我是貓》、《少爺》、《虞美人草》和《明暗》等。
作為當時文壇的領袖,夏目漱石也時常提攜後輩,像是芥川龍之介等人,受到英國文學影響很深,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精神衰弱症的影響,夏目漱石時常被胃疾所苦,最後也死於胃潰瘍。



回到愛情三部曲,上面說很巧的一件事,就是我雖然喜愛日本文學,但也跟村上一樣很晚才看夏目的作品,
村上春樹是很晚才回頭去讀日本文學,他在上大學到結婚以前,幾乎沒有讀過夏目漱石的小說,
原因是「因為太有名了」,結婚後因妻子家有夏目漱石全集,他才有系統地開始閱讀起來。
夏目漱石的《門》,被認為是繼《三四郎》、《後來的事》之後的愛情三部曲第三部,這三部曲,可分別來看,
不過情節的連貫性極強、背景年代的推移明顯,所以即使人物並不連貫,仍被視為成長小說三部曲。
照主人公的年齡和遭遇排順序來看的話,應該是《三四郎》(青少年)、《後來的事》(二十到二十五歲),
然後才是《門》(結婚後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夫妻生活),《門》主要敘述一對夫妻──宗助與阿米的故事,
他們兩人生活在東京郊區,崖下租來的小屋中,過著恬淡平靜的生活。直到主人公宗助的弟弟,搬來同住後,
宗助不斷維持的單純生活開始改變,後因找回房東的失物,結交為好友。但真正開始影響到宗助的精神,
卻是聽見故友安井的近況。因為妻子阿米,就是當初安井的妻子,宗助和阿米不顧朋友情誼和社會觀感,堅持結婚,
過著只屬於二人的封閉生活。宗助在聽聞安井回國的境況後,深深感受到多年前的道德掙扎。
村上春樹談到《門》這部小說時,他認為:
「讀漱石的小說時,覺得夫妻就像互相對照的對鏡一樣。妻子在丈夫身上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
 丈夫在妻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對這點彼此有共鳴,也有憎恨。」對這句話有些印象深刻。




《後來的事》,寫稍早之前,一個無所事事的文學青年,在京都完成大學學業後,回到東京的生活,
這位青年──井代助,因為家裡有些資產,鎮日就就過著無所事事、整日除了讀書和寫作外,完全封閉的生活,
不僅生活費要仰賴父親和哥哥,後來大學同學平岡回到東京,讓井之助再度遇見他的初戀情人──
平岡的妻子.三千代。
這時候,他一方面要維持父兄的金援,一邊又要拒絕家裡安排的親事,面對過往情人的出現,
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擾亂他的內心,井之助看不起資本主義、資產家,卻又必須活下去,都讓他無奈。
在看《後來的事》的時候,一直會聯想到自己。這不是說我也是個知識分子或是怎麼樣的投射,
而是好像看到自己的模樣,沒有確切的目標,只是讀著書,看著那些拼命賺錢的朋友,還有些瞧不起的程度,
結果其實最沒有貢獻、最沒有成就的就是自己,夏目漱石在作品裡反映了我們這些知識分子的心理。


要我來說,我喜歡《門》勝過《後來的事》。《門》的劇情比較單調,但是卻能夠看出一些夫妻相處的端倪,
《後來的事》裡面,井之助和三千代不顧一切,放棄父兄援助、社會觀感結婚後的生活,
不就是宗助與阿米的故事嗎?這對夫妻看似過著貧困卻平穩的生活,但在兩人的內心,都存在著一點芥蒂,
夏目漱石微妙的地方在於,這些芥蒂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是相當難以判斷,村上認為那是一種「憎恨」,
我認為除了「憎恨」之外,好像真實反映出每一對夫妻都會遇到的問題,過往、現實和未來,
美好的事物消逝之後,總是要回歸平淡的生活,而平淡的生活會繼續這樣持續下去嗎?也是個未知數,
不可否認的,是兩人都因為背叛了好友(丈夫),而存在著道德上的困惑,只有這點是很明顯的。
或許是年齡到了,我就沒有繼續回頭去看第一部《三四郎》,應該會描述到這兩人更早的命運吧。
不過,單憑這兩部作品,我已經能漸漸感受到夏目漱石的功力,可以說很有現代主義的味道。

arrow
arrow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