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這麼回事,就是分成願意追隨的、不願意認同的,然後最討厭不認同的酸著放馬後砲。)


(意外的加入了Uniqlo台北店的開幕人潮,我不想抨擊那些酸葡萄的評論,但有些缺點確實嚴重。)


(拜託,不要跟我撞衫好不好,流行最耐穿不就是基本款,看你怎麼穿搭而已。)


九月初到十月初的開幕熱潮與後日談。


其實這時期的熱潮,看在香港人與日本人的眼裡,應該是相當荒謬的吧。荒謬,就是生活。
提到香港,是因為最早買到agnes' b.的巧克力,就是在香港的海港城,朋友也買回來送給我過,
那麼說到日本,自然就是Uniqlo,這個在日本平價到不行、普及到北海道都有的服飾店。
好,先來談談我對agnes' b.咖啡店的看法,巧克力的口味和樣式沒有比較特別,飲品也還好,
不過會引起眾多注意的,除了法式甜點之外,就是「限量」的杯子。提到這兩個字,總是會跟「殘酷」聯想起。
既然身為曾經投入過數萬元的小b.支持者,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熱潮,
但是我是直到微風店都開快滿一個月,我才到信義店排隊換到了黑色的限量馬克杯,
這不僅是因為有人一直跟我說白色得很醜,有人則是理智的勸阻我,而我也選擇理智的等了一段時間,
沒想到當我在活動快結束的前一個禮拜去排隊買杯子時,(我還是六點半就出門,七點到信義店)
但仍然有人排在我的前面,除了對這樣的執著感到訝異之外,我對我的理性還是感到疑慮。



較讓人意外的是焦糖摩卡咖啡很好喝,還有買到沛綠雅的小B.瓶裝玻璃瓶,
不過當買到那個杯子時,到今天十一月十七號,我再也沒有去過小B.咖啡店了。
能夠預期的好處是,至少以後想買巧克力,不用大老遠的跑到香港去買,當然對於去香港的理由又少了一樣。







回過頭來看,你們真的理解Uniqlo嗎?

我覺得自己不算是理解,也無法像政治評論家給予定論,更無法像以前的漢堡店員工說出的下流話語,
那個總是把名牌穿得像路邊攤,連所謂的搭配都不懂的三十歲無正業高雄人,那樣的批評。
不過對我而言,在大阪、在北京、在香港都買過Uniqlo的愛好者來說,我想我們基本上都誤會Uniqlo了。
Uniqlo不是像貴婦、有錢人、高中生理解的,賣的是品牌。因為Uniqlo就跟NET沒有兩樣,跟路邊攤沒兩樣,
但是到了臺灣,這些有產階級,就會將這種品牌,將他放到精品的層次,以為販賣的也是品牌。

這就是為什麼ZARA、Uniqlo和H&M遲遲不願意進入台灣市場的原因。

因為這些衣服雖然在質料、款式和陳列有根本上的不同,但他們販賣的都是「平價」。
而且會說出「買Uniqlo,到時候每個人出門都會撞衫」這樣評論的人,我要很不客氣的說,他是白癡。

你買Uniqlo可能比起你買網拍撞衫的機率更低。

因為Uniqlo賣的是平價,為什麼能夠以好的質料,卻以平實的價格售出,你一定會這樣想,
那就是Uniqlo賣的都是基本款,不論是羽絨衣、牛仔褲、內衣還是內搭褲,都是以多種顏色變化取勝,
既然是基本款,那麼何來撞衫的問題呢?即使是UT好了,當你加上外套或是配件、褲子的不同穿起來亦有不同效果,
我覺得能夠理解這一點,就會對說出「撞衫」評論的人感到可笑。

不過,當台北店開幕時,我還是感到有一些失望。

首先,我們台北店販賣的衣物,基本上都是跟香港同款的物品,而且價格還不低,
這一點在我媽朋友去香港幫我買回來兩件襯衫的價錢來看,在臺灣買Uniqlo真的可以在那邊買三件。
另外一點就是,在不同國家的Uniqlo,都會有濃濃的當地色彩,
像是東京品川店就有專賣的樣式、大阪心齋橋旗艦店就有不同款式,到北京同樣的,亦有當地特色,
不過臺灣卻完全像直接移植至香港,說難聽一點就是複製中國模式開設的無個性店鋪,
只有這一點也讓人完全無法認同,而且價格確實是日本、香港和中國外最高的地區,
雖然想要幫Uniqlo說一點好話,不過在這樣的因素底下,我或許很難在踏進台北店一步,
除非Uniqlo採取降價或者販賣獨創商品,不然我應該還是會到京都去的時候,去大阪逛而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