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給各位看狗,米格魯!)

這是今天要繳交的中國思想史作業,我花了一個禮拜五和一個禮拜六下午做完的,總共一萬多字。
習慣了論文的格式之後,就會發現寫作業也喜歡編碼、作目錄、封面。
其實當初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有很多的想法不知到該從何下筆,也擔心老師對我的偏見。
不過看完整篇文章後,我決定誠實說出我的看法,如果老師覺得不妥當我也沒辦法了,
但是如果有知道這篇文章的人,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因為我覺得我提出的見解,很有意義。
這是我自己認為的,也是看過我心得的人認為的,所以如果能延長你們的想法,就參考看看囉。
我不把我打的摘要貼上來,只針對心得的部份,沒看過文本的再跟我要囉。

讀《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從價值體系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余英時 著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從價值體系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心得評論


  讀完〈從價值體系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一篇,讓學生想到去年閱讀的書籍,《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作者是Google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先生。李開復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雖以西方的邏輯思考作概念性的討論,但他更強調了中國文化的本質。例如《大學》一書中的「誠信」、「正心」和《論語‧里仁》中,孔子所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自省觀念,把成功的定義帶回到自身做起、從我們所在的中國儒家文化做起,唯有從自身做起,才能培養良好的「德行」,進而以「誠信」、「自信」、「自省」等態度去獲得成功、接近成功。
  李開復先生這樣的說法,可以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最好的實踐。跟余英時先生所說的中國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討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學生也認為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其實並不是兩個毫不相干的觀念,甚至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余英時先生指出,五四運動以來,許多知識份子只認為西方的理性思維和科學精神值得效法,完全忽略了中國傳統文化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事實上從現在這個時間點上來看,我們發現中國的現代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發展經濟、砍閥森林、無計畫開發等等,卻沒有注意到,西方社會正開始停下腳步,思考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重新思考中國文化的精神-「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概念。
  事實上,學生認為中國文化的基本態度,就是「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概念。中國文化作為最開始的想法,就是因為中國人自古就敬畏「天」、「帝」的態度。因為中國人這種自古敬畏「天」的態度,才讓中國人對價值的「天」毫無懷疑,充滿著敬畏的精神。中國人因為敬畏「天」,所以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是與自然同生、共生。中國人強調的和諧也反應在人倫秩序與宇宙秩序上。
  不過對於中國人為何沒有像西方社會般如此努力探究「天」的面目,也是值得研究。余英時先生認為是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以「仁」來界定「人」字,於是中國人開始走向了人文主義的思索。另一方面對於「天」,就轉化成了形而上的「天」,甚至可能認為自己無法(也沒有資格)去得知這種「天」、「道」的真實形象。所以道家才會提出以「道」為本源的宇宙論,這種形而上的「道」就是萬物最初的本源,雖然「道」生萬物,不過「道」卻無形無象,不為任何事物所生。只是這並不代表「道」就不存在,而是如老子所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種自然之天就形成了無所不在的概念。也就是中國人自古對「天」這方面往往存而不論的原因。
  那麼中國人既然對「天」的存在是以一種自然的態度,那麼很重要影響中國人內在道德、內在文化的養成,很明顯的就是受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影響。「仁」關切每個個人成就其自己為一有道德有教養的人,也就是「成己,仁也」。孔子不談「成物」,是因為孔子還沒有能夠貫通天道性命。但也因為孔子提出「仁」的觀念,才有後來儒家弟子提出的「性自命出」以及《中庸》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觀念。
  可見儒家是主張人是以天道、天性為命,所以具有其普遍性,是出生本來就有,而且人皆有之的。因此,心、性、天是一,心、性是人道德實踐的超越根據,則與心、性相貫的「天」,就是道德的形上天。所以不論是道家亦或是儒家,對於「天」都提出了形而上的說法,只是儒家更進一步,對人的心、性提出理論,也因此奠定了中國以人為本的思想基調。
不過要注意的是,學生認為余英時先生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個人主義(personalism)並不太恰當。「仁」其實是具備族群本位性的,因此孔子提倡的「仁」雖然是要求個人必須從自身做起,但「仁」其本身又是在自我與他人、個人與族群的良好關係中證實的。所以說,在孔子的人學思想中,個人的本質是被放置在族群關係中才得以實現的。學生認為余英時先生應該為這點說明一下,雖然「仁」是強調個人道德修養,但這並不表示孔子是提倡個人的人文主義,而是個人在團體中、族群中實現的人文主義。
  也因為有了這層認識,中國人所追求的價值就比較偏向於自身的、內省的態度。相對於西方社會來說,這層因素當然也是造成中國科學窒礙不前的主因、造成中國對於知識論邏輯學不是很有興趣的原因,不過也因為如此,中國人對於自身的道德修養,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產生了某種特殊卻又不失和諧的特色。
  從余英時先生所提出「人和天地的關係」這點看來,學生相當同意余英時先生裡面所說的看法。因為有「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觀念,因此中國人在傳統社會生活下,更能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學得如何在生存之下又與自然和諧相處。只是現在的中國經過了西方文化的洗禮之後,大肆發揚現代科技,對於傳統文化的優點都擺放到一旁,甚至之前還發生了破四舊的殘忍作為。中國人開始與自然相違背之後,就必然在日後承受極大的代價。
  如學生上述所說,中國的傳統觀念也是能被運用在現代西方世界的生活中,甚至這樣的傳統觀念還能讓西方的公司向上提升、個人獲得成功。這樣的作法無非是來自中國人傳統文化中提倡人的自律道德、自省態度。中國人認為道德是來自於自身的,「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端看個人的選擇和修養罷了。
  接著余英時先生提出第二點「人和人的關係」,學生認為儒家所提出的倫常觀念,成為了日後中國人在對待他人的基本態度。在這裡學生想多加說明一下五倫中有關「君臣有義」這點。因為學生覺得余先生提出的理論有點複雜。
  所謂的「君臣有義」就像是余英時先生所說的,是從「父子有親」的關係中衍生出來的。五倫始於父子的原因是儒家由內而外的等差關係。「君臣」的關係有點像是現代社會中,「上司與下屬」或「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因此有些人認為「君臣有義」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需要了,其實這點反而是現代人應該要加強的地方。現在很多人對於工作不滿意就隨意離職、老闆不善待員工的事件常常發生,甚至嚴重一點還有員工離職後洩漏前公司的資料給他人的事情發生,這些種種的原因無非是因為老闆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已經沒有所謂的「義」存在。以「義」而言也可以說是一種「誠信」的概念。這裡我們不能說因為國家是不正常的存在就給予「君臣有義」是「非自然關係」的定論。孟子的說法是因為有了正常國家而自然的提出,就連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也要仰賴這種雇員模式的關係才得以生產、運作,既然長幼之分可以包括手足,相對的以現在的觀念來看,君臣關係也可以包括雇員關係。
  除此之外,學生認為余英時先生不應該把「朋友有信」這個部份,包括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正確來說,應該說是「君臣有義」或是「長幼有序」的部份。因為老師若是成為學生的朋友,學生就容易踰越分際,老師的形象也會讓學生無法甘之受教。蔡教授信發老師也說,老師與學生的是有一定的距離性。因此學生認為余英時先生所說的有些出入,不應該把「朋友有信」這個部份,包括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本來就包含信任的部份,而這種信任的存在就是來自一種身分上的不同,這跟朋友是無法混為一談的。將之放在「君臣有義」的部份就有身份上的不同,若是放在「長幼有序」的部份,就可以點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是要遵守某種秩序的解釋。學生認為這樣會比較好。
  第三點余英時先生提到「人對於自我的態度」,這點學生已經在前面稍微提過。中國文化受到儒家的影響極深,也因為如此,孔子提出「禮」的觀念來實踐「仁」。對儒家而言,「禮」存在三種層次,分別是「祭祀」(宗教功能)、文化(社會功能)和制度(政治功能)三方面。孔子更提出「攝禮歸義」進而「攝己歸仁」的理論。通過此一理論能夠強調人的自覺心或價值意識,也就是自發性的道德。「攝己歸仁」也可以說就是「克己復禮」,於是「禮」的觀念由原本的自然秩序轉為文化秩序的自覺心上。中國人雖然在這層意義上有點過於不重視團體,不過相對的中國人也就不需要過於外在的條件來束縛自身,而可以做到自我的道德要求。
  因此我也贊同余英時先生所認為的,儒家思想「仁義禮智」四端的實踐,雖然造成了中國文化內傾的結果,不過這樣的理論卻使得中國人對於自身道德的修養、反省能更為深切。
  余英時先生在最後一點「生死的看法」中,學生認為余英時先生太過強調〈易傳〉的氣化流行論以及這種觀念造成的影響。畢竟從現在的時間點來看,學生認為中國人的生死觀念始終是受到了佛教很大的影響,若要說子產論魂、魄的重要性,還不如說輪迴觀念在中國人心中來得還比較有份量。
  因為如余英時先生所說,中國人的道德是來自於內心的,而佛教的生死觀念雖然是以天堂和地獄來強加人們去行「善」、行「仁」,不過因為有輪迴的觀念,才讓中國人順利接受。朱熹所說的未免太過,畢竟輪迴和循環是自然萬物的規律,花開花落、生與死也是同樣的自然觀點,所以輪迴說也是貼近了中國人對於死後的想像,這正是「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實踐,既然花會因為死亡而凋落,又會因為生長而綻放,那我們是不是也能正視佛教的「輪迴說」呢?雖然說「氣」的理論,在中國理學家和諸子們的學說中有很多的著墨,不過在中國傳統思想上,學生還是認為對中國文化來說,佛教的「輪迴觀」要比「氣化說」來得有影響多了。
  這裡學生要稍微反駁余英時先生所說,「其背後的假定便是祖先的靈魂日久即化為『氣』,不再能享受子孫的祭祀了。」要是真如余先生所言,現在也就不會有祭祀祖先的情況。中國人的生死觀念基本上是沒有來生的,不過要說努力做到立德、立功、立言是永生的保證,那也是指精神方面而言。說是擺脫自我小小的軀體就能做到擺脫死的戰慄,這又有點類似禪宗的「悟道」之感了。
  當然余英時先生也只是說明中國古代的哲學觀念,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到中國人對於生死觀受到儒教影響甚深。只是請記得最初孔子的方式是不去談論什麼是「氣」、什麼是「魂」,而是更單純的以掌握人生的意義,來提醒世人。這點比起子產、孟子、〈易傳〉或是胡適,都確切而且實際多了。
  最後學生想說,現代生活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必定會產生一些衝擊和影響,不過這並不就代表說就會產生孰優孰劣之爭。因為兩者本來就是在不同的環境下發展的概念,如今中國文化是必要經過現代化的過程,不過這樣的過程中反而能顯現出中國文化的價值,這點學生認為我們不需要去刻意的強調或是排斥,順其自然的發展下去,兩者的相輔相成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只是在現今的環境底下,中國強勢的發展勢必對自然環境留下不好的影響,如果中國能在發展的同時思考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那麼也許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更能注重人與自然間的均衡了吧。
  以上有些言論會認為學生對余英時先生的說法有些反駁或是說得稍有不清楚的地方,部分原因可能是學生對中國思想以及中國哲學還不是理解得相當透徹的關係,如果有說法錯誤的地方,希望老師能不吝給予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宣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